自从“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的消息发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对此众说纷纭,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支持者认为:随着寿命延长,65岁并不算老,尤其是女性,50多岁的年龄正是“当打之年”,“晚退”无疑是对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反对者却认为:在退休前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也交纳了社会保险,凭什么让我多干5/10年;另外,延长退休年龄还会导致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在相关网站做的调查显示,不同的人员存在以下不同的看法:
政府:老龄化加速,养老金缺口增大,“晚退”可延迟社保支付,减轻财政负担。
求职者:就业形势本就严峻,延迟退休更是雪上加霜。
企业:有技术专长或管理能力的,希望能推迟退休,继续服务企业;年龄偏大的,就准时退休,空出岗位引入新人。
员工:心态复杂,有的赞赏可延长职业生命,有的希望能按时退休享受晚年生活。
专家:延迟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有延迟的空间。
面对如此矛盾复杂的关系,该如何正确的看待和解决?
一、首先,要充分了解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1)政府养老负担日益增重
一是寿命越来越长,政府养老负担日益增重
尽管各种预测都表示人类寿命已经接近增长极限,但在过去的每10年中,人类寿命平均都会增加2至3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解放初期的50岁提高到现在72岁,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国家卷)》指出,到2050年,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达到85岁,大家会变得更老成为事实,这给国家带来沉重的养老负担。按目前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广州市劳动保障信息网):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退休时个人账户总额÷计发月数+退休时过渡性账户总额÷120
虽然个人账户养老金总数不变,但活得越长,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支付越多。如果退休年龄还是按照50年代的设定,那就意味着要多支付22年甚至35年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可想而知,养老金的支付压力有多大,国家财政负担有多重?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