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基金投资如何“富贵险中求”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金融产品研究多半是实用性的,目的无非是寻找更能赚钱的品种,当然这个赚钱的前提是自己能赚到这个钱。所以,冒险家研究期货一类用杠杆放大风险的产品,而退休老太太研究债券基金和银行存款。

  对于金融产品的研究,核心在于收益预期以及收益实现路径的预期。预期错了,结果就不会美妙。假定前面那个冒险家因为预期错误而买了债券基金,他必然会无聊至昏昏欲睡;而那个老太太若不幸买了期货,她的心脏必然承受不了大起大落的冲击。虽然这种极端情况不常出现,但各种不极端的错误却不少,先讲两个我经历过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李阿姨退休之后2005年中期买了一点基金,到2006年基金收益不错,她自认为是学习的投资知识帮助了自己,举凡基金类别、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过往业绩之类,她都研究得头头是道。很多朋友把钱交给她帮着买基金,但时间长了却发现别人教给她的方法不怎么管用:盯着过往业绩好的基金投,刚买了这基金排名就开始下滑;盯着基金公司买,很多大公司基金业绩也不怎么样;盯着基金经理更不靠谱,曾经一只基金买进去到赎回一年多的时间换了两任基金经理。李阿姨在迷茫中换了一个又一个基金,一直到2008年底回头看,频繁的申购赎回加上倒金字塔形的资金投入(先是自己的钱,后来亲戚朋友的钱也投进来,投入量越来越大),2008年把前两年赚的钱基本都赔进去了。

  第二个故事,一个朋友2005年以前入股的一家公司因为拆迁分到了2000万的拆迁款,当时他没有别的投资用途,所以找我来咨询想买些基金。2005年12月19日,我建议他用70%的资金买一组股票基金(8只),尽量不要动。另外的30%我只给了他两组基金,具体怎么买随他,如果觉得市场有风险就买一点货币基金,如果觉得有机会就换成股票基金。2009年春节期间,检视他的投资记录发现,70%的那一组基金一直没有变过,持有收益颇丰,最高收益曾经高达500%,到2008年底仍将近220%的收益。但30%的那一组基本每次买卖都在错误的时点上,不光没有赚到钱,甚至还赔了一些。不过两厢一抵,收益还有将近两倍。

  第一个故事里,李阿姨除了错误的资金投入结构之外,所有投资理念都来源于我们的“基金专家”。所以不是她错了,而是“基金专家”所使用的方法错了。第二个故事里,我朋友赚到的是和他性格比较吻合的策略的钱:做生意的对短期涨跌有耐受度;投资新手赚点钱容易过度自信,赔点钱容易过度悲观;老板则偏好一切尽在掌握,喜欢“自己挣来的钱”。方案中70%的部分为他赚钱,而30%部分的安排只是为了让他不要阻挠那70%的部分赚钱。除非有2008年那种极端情况出现,一般的下跌都不会击穿心理底线,不至于让他动那70%资金的心思。小损失换来大收益,就是这个策略的核心。

  这两个故事描述的是我们当下金融产品分析和投资理财的现实困境。第一个困境是我们要了解投资对象,但所用的手段却似乎并不能告诉我们真实的答案。第二个困境是我们想知道如何投资,但方法似乎总是看上去很美,实际操作中却做不到。市场总在暴涨暴跌,“基金专家”却让我们买入持有不动或者永远都定投。很不幸,基金投资者是这两个困境的现实受害者。那么,究竟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寻找到支撑基金长期业绩的真实因素。研究证明,基金的长期业绩有明显的“归一”与“分层”现象:同类基金业绩归一,不同类基金业绩分层,而影响这些“分类”的要素,才是基金业绩分化的根本原因,或者是基金的“基本面”。这些要素更多地体现在基金的风格与操作层面上,比如它的仓位偏好、估值偏好、交易偏好、规模偏好等。其次,要寻求适合自身情况的策略。所谓“适合”,首先是要符合投资规律,然后还要适应自己的性格特征。超越自己性格特征的投资策略,无论多么美妙都只是听听而已。这两点看上去都不容易,但如果花些精力在上面或者去寻求投资专家的建议,都好过那些听上去很美做起来也不难,但事实上是错误的路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