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日引起热议的“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一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退休年龄的相关规定在近期不会调整。
6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答复网友提问时明确表示,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消息一出,反对之声随之而起。据某网站问卷调查显示,有高达94.1%的参与者持反对意见,支持者仅占2.4%。
意在弥补养老金缺口?
对于延迟退休年龄的缘由,许多人都认为是为了缓解“养老金缺口”所带来的支出压力。
据中国银行、复旦大学有关学者牵头撰写的《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报告称,短期内,我国养老金收支压力主要来源于转轨成本;中长期内,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导致养老金收支缺口的更为主要的因素。该报告的一位主要撰写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在目前养老制度不变的情况下,缺口会逐年放大。
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原所长何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来说,是否实行延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与养老金缺口并无直接关联。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也认为,延迟退休的必然性,是基于人均预期寿命持续延长和老年负担代际公平的需要,而不是现在养老金有支付压力。他指出,延迟退休意在弥补养老金缺口属于本末倒置。如果人均预期寿命与受教育年限不延长,劳动力供求未发生新的变化,即使养老金入不敷出,也不应当延迟退休年龄;反之,即使是养老金有结余,也应当延迟退休年龄。况且,我国当前并不存在养老金收不抵支的情况,现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2万亿元,还在持续增长,面临的主要是保值增值压力而非支付压力。上海等地的入不敷出,是这一制度处于地区分割背景下的局部现象,不代表其上升到全国统筹后的情形。
推出时机还不适宜
上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国际上看,一些国家已经延长了退休年龄,主要是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目前既面临着老龄化加快的挑战,又面临着就业压力巨大的挑战,对这样的一个政策要非常慎重。远期,如15、20年后,退休年龄的调整的确是大势所趋,但究竟怎么调、调整到多少,会考虑经济社会的总体变化。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