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空账”成为养老保险心腹大患时,做实个人账户成为改革的必然。
近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发布《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方案设计》报告,课题组成员均认同做实个人账户是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
财务可持续性占“第一位”
上述报告创新性地提出了评价社会保障体制好坏的五个标准,其中,“能否维持财务的可持续性”成为列示的第一条。
而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正是在传统现收现付制下养老金制度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财务困境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实质是“同代自养”。
“传统的现收现付制无法应对老龄化的挑战,也明显不能满足财务可持续性的要求。”中国养老金网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保学会企业年金分会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杨长汉说。
而对于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杨长汉说:“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已经成为社会保险法律的规定,做实个人账户也是国家养老金政策的取向。”记者了解到,2010年出台的《社会保险法》已经对“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进行了明确规定。
中国人寿[-1.58%资金研报]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也向本报记者表示:“个人账户的资产在财产权属性上属于个人财产,如果运作透明,且收益率能够超过同期通货膨胀率,这将极大提高个人缴费的积极性,提高制度的运行效率和可持续性,降低政府未来承担的隐性债务,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个人账户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空账运行、管理不透明和收益率较低。”上述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而上述报告提出,鼓励地方探索做实个人账户“个性方案”,但同时对地方进行三点提醒:一是做实个人账户的经费问题;二是加强个人账户的管理问题;三是处理好与资本积累的关系。
对此,杨长汉认为,做实个人账户在经费上困难不大,“可以采取‘新老划断’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结余弥补个人账户的亏空,而对于各省差别较大的赤字结构问题,可以采取国家调剂或者对个别省市进行少量财政补贴的方式。”
通胀是个人账户面临的最大风险
做实个人账户还面临保值增值的挑战。
对养老金行业研究颇深的杨长汉非常重视此问题,他说:“所有的资金都面临通货膨胀的风险,实际上这也是个人账户面临的最大风险。”杨长汉认为,做实个人账户应该采取国际上先进的市场化机制进行个人账户基金管理。
“传统的社会保险基金和传统的统筹基金的管理是一种行政化的管理模式,没有保值增值的动力和机制,面临通货膨胀的严重威胁。个人账户基金属于个人所有,本质上不属于公共产品,政府对个人账户基金只要行使立法、监督、扶持、鼓励、规范的功能就行了。”因此,通过现代金融手段对个人账户基金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成为众多业内人士的期盼。
“只有进行市场化、分散化、组合性投资,才可以实现个人账户基金的保值增值。国内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都是在政府监管下进行市场运行。
实践证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有足够充分的办法、机制、工具,实现包括个人账户基金在内的养老金的安全增值目标。”杨长汉说。
记者了解到,美国、英国、智利和中国香港等地区均成功实现了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市场化运营。
目前,我国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的长期成功运行,为养老金个人账户基金的市场化运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上述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建议,我国应借鉴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管理的成功经验,尽快梳理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中的个人账户制度,加快探索个人账户管理的顶层设计,推动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