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至45岁的人群常被称为“夹心族”,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他们生活在两代人的夹层中——上有高堂四老,下有儿女绕膝。由于人均寿命延长和生活水平提高,中国人的养老成本在不断攀升。所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希望投保养老保险进行养老。45岁买商业养老保险要注意什么呢?
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身险,它是年金保险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为退休金保险。
目前,保险市场上绝大多数商业养老产品,都是限期缴费的年金保险,即投保人按期缴付保险费到特定年限时开始领取养老金。如果年金受领者在领取年龄前死亡,保险公司或者退还所缴保险费和现金价值中较高者,或者按照规定的保额给付保险金。
一项调查显示,“夹心族”在理财规划方面,除了养房、养车、日用等固定开支,一般会优先安排子女教育金和老人医疗费,然后是家庭旅游度假等提高生活品质的支出,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自己和“另一半”的养老规划。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保缺口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如果退休后只靠领取微薄的社保金度日,难免晚境凄凉;加之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通货膨胀的阴影,目前许多“夹心族”已经开始担忧晚年的生活,无奈地感叹“寿比南山,未必是福;福如东海,要有‘钱’提”。
45岁买商业养老保险要趁早
对此,理财专家建议,“夹心”一族要趁着年富力强,及早为自己和配偶购买一些商业养老保险,作为社保和其他金融投资的必要补充,并且一定要持之以恒、长期积累,切莫中断;在选择产品时,不要被五花八门的包装所迷惑,或者盲目比较价格,而是要理清思路、抓住重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障规划。
养老金就是养命钱,不求高收益,但必须保证稳定增长、专款专用,能够在有生之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换言之,就是要具有强制储蓄、持续给付的功能。就这个特点而言,购买养老年金保险是积累养老金的上选。
与银行储蓄产品相比,年金保险更具有强制性、也更适合养老规划。在缴费上,投保人必须按照约定的期限将每期保费交给保险公司,不然保单会被“中止”;如果提前支取,银行存款会损失利息,但年金保险只能取回“现金价值”,有可能损失本金。因此,很少有人买了养老险之后中途放弃,或者随意去动这笔“养命钱”。
另一方面,在缴费和给付方式上,年金保险具有银行存款所不能比拟的灵活性。比如太平洋安泰人寿的“喜洋洋”年金保险,缴费期限分为10年、15年、20年、至50岁、55岁、60岁、65岁七种,缴费方式可以年缴、半年缴、季缴;领取年金可以选择从50岁、55岁、60岁、65岁开始,领取方式又分为年领、季领、月领三种,投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和退休规划灵活DIY。
专家建议,45岁买商业养老保险要趁早,因为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计入复利因素,早几年和晚几年差距非常大,越早投入,“养命钱”增值越快;并且,养老年金保险的费率是随着年龄递增的,越早买越便宜。
买养老年金险要有选择
对大多数资金还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收入比较均衡的工薪“夹心族”而言,最好选择20年、25年等较长的缴费期,平时每月或每季度拿出一定量的钱交保险费,既能满足储蓄养老的需求,又不影响生活质量;如果经济条件转好,还可以逐渐追加保费、提高保障额度。
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年“夹心族”,则可以选择10年、15年等较短期的缴费方式,保额也尽可能高一些,尽量在创造财富能力最强的人生阶段加速养老金积累。
在领取方式上,养老年金险通常有趸领、终身领取、保证领取几种选择。趸领就是在到期后把所有的养老金一次性全部提走,适合储备不足,急需用钱的投保人,但严格看来,与“有生之年提供持续保障”的养老金功能有所偏离;终身领取即“活多久、领多久”,这类产品的保费相对贵一些,适合预期寿命高于平均水平的人群;保证领取是指确保领取一定年限或者额度,如果没到期限被保险人不幸离开人世,可由受益人继续领取。
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补充,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45岁买商业养老保险更是非常必要且合适的。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