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商业养老保险,编辑部分成三派:“很划算”;“不想买”;“没钱,再说”……这一定也代表了普通市民的想法。做我们这行的,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想法,这样才是对读者负责。所以,今次推出“观点交锋”———
正方:关于“红利”及“收益率”的分析
记者做这专题时采访了众多市民,其中包括同事。很多人在听到购买养老保险时,总是反问:收益率多少?当记者介绍目前热销的分红型养老保险时,多数人会问:保险公司的分红有保障吗?
分红业绩取决于保险公司经营能力
的确,保险公司是不能对投资红利做保证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它的来源作一下分析,尽可能解释大家的疑虑。分红保单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费差益,即公司实际的费用率低于预计的费用率,产生的费用赢余;二是死差益,即因公司实际承保的风险低于预计的风险发生程度而产生的赢余;三是利差益,即保险公司的实际投资收益率高于保单的预定利率,产生的投资利润。通常情况下,保险公司不可能在核保、费用方面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一般分红保单的红利大部分来源于投资收益,即“利差益”。所以,保险公司每年派发给分红保单客户红利的多少,归根结底取决于保险公司投资经营能力的强弱。好的保险公司聘用专家理财,投资得当,会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分红收益。对于分红业绩,保险公司定期向客户公布投资情况,客户享有充分的“知情权”。根据我国保监会的规定,保险公司应把当年度可分配盈余的70%回报给客户,自己最多可以获取剩余30%的可分配盈余。如果有保险公司在销售过程中以某一个阶段操作的收益,或两三个月短时间的高回报来推算出年回报率,是不科学的,极易误导投资。消费者对此必须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
养老保险不能只关注收益率
虽说保险产品最注重的是保障功能,但在意外险、健康险、养老险等众多商业保险中,很多消费者对养老产品的认同度还是比较低,总觉得购买养老保险不合算,认为把资金存银行或投入到资本市场会增值更快。其实,业内专家表示,购买养老保险,对于自己的养老计划,与其说是一种投资,不如说是一种理财手段。确切点来讲,这种年金保险就是通过合同的“强制力”避免了养老金储蓄计划的中断,同时防止了养老金无节制或不合理地使用。比如有人说通过银行储蓄来存自己的养老钱,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每月雷打不动的存下1000-2000元,连续存满20多年,这期间不管面临外界的什么诱惑,大房子、漂亮汽车、旅游胜地……都不允许漏存!当然,这20多年间的存款利率也具有不确定性,导致存款收益也就相应变得不可估计了。业内专家解释,养老金本身就是一个专款专用的概念。即是说,一旦将用来养老的资金投入到有风险的市场上用作它途,那么就不能被称为养老金了。比如说,将养老金拿去作其它投资,如股票、基金、外汇、期货或房产,以期使自己的财富增值达到最大化,殊不知,投资手段收益越高,风险也就越高,一旦“失手”,自己很可能失去未来的生活依靠。另外,这些理财方法还有一个前提是,投资者必需健康的活着,如果身故,所有投资都将进行不下去。而与投资相比,购买养老保险的针对性和规划性更强,是以适当的金额和方式解决养老问题的最佳财务管理方式。所以说,养老保险并不能帮我们实现高额的回报,但它却可以帮助我们留住钱,在经济风险来临前,保证我们的财务安全。此外,业内人士还提醒读者,制订个人养老计划时,一般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所获得的补充养老金占未来所有养老费用的25%-40%为宜。除了保险手段以外,还应投资适量的储蓄、基金等相对风险小而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作为养老储备金,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