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这一决定的亮点其实有两个,一是城镇非从业居民可以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政府对参保居民缴费给予一定补贴。二是,对于已年满60周岁、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居民,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
国务院出台的这个政策可以说是一个民生大礼包,扩大了养老保险的社会覆盖面,有2000万城镇老人直接受益。不仅如此,那些非从业居民如果愿意参保,也能在缴费方面获得补贴,减轻自己的投保负担。
近年来,国家在社保方面着力甚多。针对农村居民而言,国家对新农保的投入逐年增多,针对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频繁退保以及流动人口养老的问题,国家在社保资金异地转接方面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另据报道,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也将要纳入我国的社保体系。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和国家的投入,我国社保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离实现全民社会保险的目标越来越近。
当然,就社保问题本身而言,覆盖面只是问题的一部分。除了覆盖面之外,保险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也很重要。为此,国家在扩大养老金覆盖面的同时,也应在提高养老金的保障水平方面更多着力。在当前情况下,比较突出的就是养老金的保值增值问题。早前已有报道称我国数万亿养老金面临贬值压力,养老金投资年收益率不到2%,这不仅远不如经济增长速度,甚至连通货膨胀率都跑不赢。如此下去,人们缴纳的养老金,从实际购买力而言只能是逐步贬值。怪不得以前有一些经济学家经过计算,曾信誓旦旦地预言多少年后需要多少钱才能养老,那个数字都是现在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尽管这样的结论未免过于简单化,甚至包含有夸张的成分,但也并非完全是无稽之谈,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确实值得重视。
养老金收益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投资渠道有限。当前省级统筹的养老金基本上只能存银行或者购买国债,其收益率可想而知。更严峻的是,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水平比较高,这给养老金保值增值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有鉴于此,在养老金保值增值方面,有关部门应该有所为,采取更多的措施来管理好这部分资金。比如,各地的养老金系统,是否能借鉴全国社保基金在投资管理上的做法,或者直接托管给全国社保基金来投资管理。据报道,全国社保基金从2001年到2010年的年均投资回报率超过9%。另外,除了财政拨款之外,一些地方国有企业在上市时也应该向地方社保基金划转股份。本来一些国企因为各种问题受到社会诟病,如果能将部分股份和收益转给社保基金,那将更有利于社会和谐。
让更多民众参加包括养老在内的各种社保,其目的就是要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这样能够减少储蓄进行消费,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同时,由于我国面临未富先老的难题,养老金的支付压力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和寿命的延长会变得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缴费人数的增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支付压力。但所有这些,都建立在民众对养老金保值增值有信心的基础上,如若不然,人们还是要多存钱来养老,社保缴费的意愿(针对那些自愿缴费者)自然也会降低,而国家鼓励居民参保的努力也会打折扣。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