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连险是一个“进口产品”,它源于英国,是个地道的“外来和尚”,因为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都经历了辉煌的时期,于是在90年代末被我国一些勇于创新勇于挑战的险企引进来,经历了数十年,却仍然好像“水土不服”,念不好“中国经”。
投连险其实和股市有着紧密的联系。1999到2000年,以及2006年到2007年,投连险经历了两次大起,除归功于恰逢其时的资本市场表现外,恐怕推销人员的嘴皮子功夫也是“功不可没”。但是随后的01和08年遭遇了股市的低迷,投连险成了一个人人避之不及的东西。
在数十万的投连险大军中,究竟有多少人理解投连险产品特性?又有多少人能够经受资本市场短期调整的考验?这是值得细究的问题。我们看到的表现是,收益翻红时,一窝蜂地买;转绿时,一窝蜂地卖。因此,本当是适宜作为长线投资的投连险,却一会儿掀起“抢购风”,一会儿上演“退保潮”。
2008年,南京发生过一起比较轰动的投连险案例。当年10月左右,南京的老许投保了某保险公司在这里代销的一款投连险,资金是25万元。据说这是老人的拆迁补偿款,原本打算给孩子结婚及自己养老用的,但经不住理财顾问撺掇,买了投连险。因为投连险有激进型和稳妥型等多个账户,当时老人的资金进的是风险较大的激进型账户,而且刚好是在股指最高时段入市,因此买后账户价值不断缩水。老人曾咨询过银行和保险公司,得到的答复是还有可能“翻本”,就这样一直跌到7月变成约17万元。原本指望能获取些收益的“养命钱”,如今遭遇巨亏,老人承受不了,跟保险公司吵着要跳楼。其实投连险本身并不是“坏东西”。相反,如果投资者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理念、有余钱、能坚持10年以上的长期持有,不失为一种抵御通胀且获取保障的好选择。关键是在购买之前,消费者是否吃透了投连险的特点。
因为2008年到2010年,受金融危机及国外经济的严重影响,股市急转直下,资本市场的颓势也彻底将投连险拉入收益谷底。其中激进型和平衡配置型等与资本市场关联度较高的账户呈现普遍亏损。为规范投连险销售行为,2008年底,部分保险公司及银行的一般销售柜台开始停售投连险。经过反复几次停售又出售,怎么念好“中国经”不但是险企需要考虑的问题,作为消费者,也应该明确购买的方向。我们建议消费者要选择一个有一定数量的账户并且各账户的表现又在同类中比较稳定偏强的投连险,这样就不至于让收益也跟着大起大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