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很多项目不在基本医保范畴内,不少家庭为了治病,到处举债甚至借贷,出现一夜返贫的窘境。
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
国务院接连喊话“保险扶贫”
近几个月来,国务院官网就接连几次发文,要求充分发挥保险在扶贫中的作用。这是政府再一次从国家高度诠释了保险的意义和功用。
12月2日:国务院官网发布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指出:贫困地区要逐步实现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广泛开展“一站式”即时结算。
10月6日:国务院官网转载经济日报文章指出,“十三五”脱贫攻坚战,要充分发挥保险在扶贫中的保障作用,发挥保险行业体制机制优势,实现社会帮扶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
42%的贫困人口“因病致贫”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回答记者提问时,把“大病扶贫”放在精准扶贫的首位。
项俊波表示,在我国7000万贫困人口当中,因病致贫的占到了42%,其中有1000多万人患有慢性病或者大病。在5大致贫的原因中,大病致贫占了首位,一些家庭“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所以大病保险是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有效途径。
85%的家庭拿不出10万元现金治病
贫困人口可不是单单指贫困地区的人,看看身边有多少城市白领、中产阶级由于家人的一场大病,就一夜致贫了呢?看看朋友圈各种众筹的因病求助,案例是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
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一般从十万到几十万不等。据统计,如果治疗重疾需要10万元现金,中国有85%的家庭拿不出;14%的家庭能拿出,但会影响其他财务计划;而能够轻松拿出的,仅占到1%。
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发生重疾,涉及到的费用可远不只是治疗费用,还有后期的康复护理、安心养病的费用,因丧失工作能力后的收入损失等等。可以说,绝大部分家庭中只要有一人发生重疾,整个家庭都会陷入绝境!
别犹豫,国家喊你买保险!
随着环境的恶化、生活节奏的加快,重疾的发生越来越趋向低龄化。重大疾病,几乎成为了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面临的一道难关。
所幸的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重大疾病不再是“不治之症”,但重大疾病的治疗却是一场“持久战”,只有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赢得最后胜利,与之相伴的是不断飙升的治疗费用、护理费用、误工成本和精神压力等。而前提很简单,就是要有充足的钱!
趁还来得及,备份重疾险吧,因为保险是转移疾病风险的最佳手段,是急用的现金,是病后疗养生活的资金保证,是提高治疗标准的经济保证,是弥补自己和家人收入损失的保证,是对家人爱和责任的体现!
正因为看到了保险的巨大意义和功用,国家才三番五次“喊”你买保险!其中,保险业“新国十条”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中国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3500元/人,力争2020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1万亿元的目标,让保险广泛服务于各个经济领域。
也就是说,国家规定4年后人均将花费3500元买保险,你想拖后腿吗?
国家再一次从脱贫攻坚的角度诠释了保险的意义和功用,你还在拒绝保险吗?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