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跨入“全民社保”新时代
生病时,医药费可以报销;失业后,政府帮扶;退休后,按时领养老金;遭遇变故时,社会有救济……“十一五”期间,我省社会保障制度的很多空白点被消除,一张更加结实细致的“安全网”覆盖到每一个人,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逐步上升。
最低工资连年涨
“为什么要来浙江打工?”“大伙儿都说,这里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全国最高的。”日前,在杭州人力资源市场,来自安徽黄山的小伙子王建信一边看着岗位介绍,一边回答记者的疑问。
从今年4月1日起,我省把最低月工资标准调整为1100元、980元、900元、800元四档,处在全国前列。
“听说还能跟老板商量加工资。”27岁的小王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我老乡在杭州一家电器厂工作,厂里不仅缴了保险,工资还年年涨,在浙江工作挺好的。”
案例解读:社保关系省内转移
5年里,我省的最低月工资标准共调整了4次。最高一档的最低月工资从2005年的670元提高到2010年的1100元。即便是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2008年,也没停下调整的步伐。同时,今年年底前我省多数企业将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职工收入将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
4年前,在台州一家塑料厂工作的朱叶根有个心愿:“希望政府能出台政策,就算换个地方干活,保险也能跟着走。”
那时,老朱所在的厂子给他缴了“五金”,后来,厂里不景气,老朱跟朋友一起到了温州,但因为诸多限制,老朱在台州的社保关系一直转不进温州。为了转移衔接社保关系,老朱辗转奔波于台州和温州之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