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寿险正值排位之争,随着新华人寿挤上寿险第三,虽然太保寿险一边拟增资120亿元一边声称更注重业务价值,泰康人寿派发36亿特别红利时表示“与座次之争应该没有关系”,保险公司是否对真愿意对规模效应说不,而这一军团之争是否会带动其他寿险公司的群体跟进,“短平快”适合冲规模的的银代渠道能否退烧,均待市场检验。
不仅仅是市场规模的诉求,加之类似的分红险,主要在相同的银保渠道销售,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必然更加的白热化。
众保险公司选择类似的战略,同质化问题显现。查阅保险公司今年新品可以看到,多数新品是分红险,其中年金保险、两全保险是分红型保险的主力战场。
当然,各家保险公司冠以各种吉祥如意名称的产品,不会完全一致,多数公司在销售时都表示自家的产品是“市场唯一”的。
例如,从保险产品来看,年金保险中生存金的领取时间较以前大大提前,今年新推出的分红型年金保险不少都是次年便可领取,一家公司的年金产品自合同生效3个月便可领取生存金;年金回报率也各不相同,从5%至10%不等;产品的覆盖面、保障额度也多有区别。
“这只是细节的不同,从保险的保障本质来说,目前各公司销售的分红型产品大同小异,同质化竞争十分明显。”一寿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认为。
“哪个产品受欢迎、能带来保费规模,保险公司就主推哪个产品。”他说,这使得不少保险公司在营销中、设计上考虑更多的是保险公司的利益,而较少考虑市民的保障需求,其实除了分红型保险,保险公司可以发力的地方很多,例如定期寿险、传统的健康险都是市民迫切需要的保险产品很少。
此外,众公司齐挤银保独木桥,也会带来银保渠道手续费的白热化竞争,前不久上海保监局召集寿险公司代表开会,一个重要议题便是重申坚持手续费自律公约。
但是,5月10日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公司中介业务检查中代理人、经纪人佣金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表明“各保监局应当尊重保险公司的经营自主权,不应强制或变相强制保险公司签订有关佣金上限的自律公约;对保险行业协会规定佣金上限或组织会员公司订立关于佣金上限自律公约的行为,各保监局应不主导、不参与。”
这样的规定极有可能导致原本就岌岌可危的行业自律公约彻底瓦解,价格竞争可能再现。
而银保业务的大量增加并不一定带来新业务价值的增长,不少保险行业分析师指出,银保业务对公司利润率的贡献低于个险业务。
“此外,利益刺激下的银保误导亟需重视。”这位寿险公司高层认为,银保误导会损害保险业的形象。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