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约定制保险计划
获取3家保险公司方案对比
保险专家1对1条款解读
激战市场份额
“市场占有率是任何行业都看重的重要指标,保险行业亦不例外。”银河证券保险业分析师许力平认为,“较高的市场份额对于保险公司综合实力、长期发展、品牌形象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显而易见。”
6月18日,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公布了5月的保费收入,至此,包括中国平安(47.51,0.32,0.68%)在内的三大保险公司亮出了各自前5个月的“战绩”。
“根据保险行业快报,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今年5月份单月寿险规模保费分别约为232亿元、137亿元和66亿元,当月保费环比变化分别为-2%、7.0%、-5%。”
国金证券(14.97,-0.35,-2.28%)研究报告称,“这三家公司今年1-5月累计保费收入分别约为1635亿元、769亿元和446亿元,同比增长13%、24%、51%。”
“中国人寿虽然保持了市场份额第一的绝对地位,由于结构调整以及对2010年市场形势估计不足,中国人寿在大中城市的市场份额快速下降,大中城市竞争力问题更加突出。”一家保险公司人士介绍。
据了解,不敢大意的中国人寿,也拿出了一套反攻组合拳。计划在规定的时间,以专门的费用支持,在6个月内(从今年4月1日至9月30日)达成在个险渠道增加80亿元保费目标的专向方案。
中国太保更是面临新华人寿、泰康人寿的强势猛攻,前三个月、前四个月总保费收入泰康人寿、新华人寿交替占据第三位置,老“探花”中国太保则被挤到第五之列,其压力可想而知。
“太保即将公布的高分红显然是为争取占据更高排名做重要铺垫。”上述保险公司人士介绍,“太保人寿在内部营销条线制定了‘火红夏日·百日会战’计划,加大奖励,加大考核,提出‘访量倍增,业绩倍增’,个险发力的同时维持强劲的银保业务。”
记者了解到,保险市场份额一旦拉开,差距将明显加快,所以没有保险公司敢有一丝大意。保险公司业务有其特殊性,依靠提成取得收入的营销员流动频繁。
一旦竞争对手保费收入明显高出,保险营销团队很容易在利益的驱动下改换门庭,所以要想维持高质量的营销团队,保险公司必须跟得上行业的增长速度。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