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种情况,保险机构在大量推出分红保险产品的同时,就应该首先对未来的投资状况和兑付压力有充分估计,避免盲目以产品数量去占领市场。
随着越来越多分红保险的面世,如何提高服务能力、应对分红险兑付高峰,是摆在保险机构面前的另一个全新课题。
像中国人寿这种大型保险公司已经历过多次兑付高峰。自推出分红保险的10年来,中国人寿的分红险客户呈逐年增长态势,截至2009年底,中国人寿分红险期末有效承保人次超过4860万人次。
2004年到2009年,累计支付各类分红险赔款给付1961.27亿元,为客户分配红利620.7亿元。但更多的保险公司在应对分红保险给付高峰上还是新手。
高峰给付对保险机构的服务体系是一种全面的考验。包括满期给付业务体系,比如能否确保满期客户的联系信息准确完整,能否通过信函、短信、宣传资料等多种渠道将满期给付的信息传达到客户,能否建立通畅高效的给付服务流程,提高给付工作处理效率和给付资金到账速度。
甚至针对客户群体地域集中度高的银行渠道和网点,重点做好应急处理工作等。今年6月初,上海保监局就发布了《关于做好分红险业务满期给付工作的指导意见》。
要求各寿险公司对满期给付工作做好风险排查,完善内部流程,筹备应急预案。因为是高峰兑付,业务量巨大,一旦服务跟不上,或者质量不高,都可能引发消费者的投诉。
因此,对保险公司来说,设计分红保险产品时至少需要考虑两大因素,一是投资回报能力,二是服务匹配能力,而不能只是单纯考虑分红保险产品推出的数量、速度和规模,量入为出方为上策。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