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没有公开数据可寻,但不争的事实是万能险已被打入冷宫,分红险正受独宠。这是新会计准则实施下寿险商们的集体战术转变,一切因分红险对市场份额的贡献度远胜于万能险。
转型背后,折射出国内多数保险商奉行的“要面子甚于里子”的经营法则。然而,寿险商独宠分红险背后隐忧或现——为能在分红险市场上杀出一片天地,寿险商纷纷提高分红率,导致负债成本明显上升,并高出了目前万能险的负债成本。
眼下,分红险正以当仁不让的增长势头成为各寿险公司销售榜上的状元。
以三巨头的寿险业务为例,本报从业内获悉的一份交流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中国人寿、太保人寿的分红险保费占比已高达84.5%、87.5%,万能险占比仅2.9%、1.5%。就连一直钟情于万能险的平安人寿也开始有了“异象”,分红险占比上升至50.6%,超过了万能险的42.1%。
分红险的异军突起源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新准则下,万能险属于混合保险合同,其中既包括保险风险也包含非保险风险。
只有承担保险风险的部分才有可能确认为保费收入;分红险不属于混合保险合同不需要分拆,因此绝大部分都可被确认为保费收入。
用数据说话。安信证券首席行业分析师杨建海举例说,“2009年平安人寿的万能险和投连险合计保费收入622 亿元,其中有580 亿元不能确认为保费收入,只能确认为保费存款。
因此万能险和投连险中能被确认为保费收入的比例只有 7%。而太保人寿的万能险也是类似情况,以2008年数据为例,旧准则下万能险保费收入146亿元,而按新准则仅接近1亿元,确认保费收入的比例不到1%。”
新旧准则下如此悬殊的保费贡献比,让保险公司意识到市场份额保卫战的重要性。于是,寿险公司今年主动将产品结构向分红险迁徙,为提高分红险保单吸引力,多数提高了分红率。
“据我所知,有个别公司为了提高分红率,不惜拿出往年的存粮(分红特别储备)来贴补。”一位业内人士留意到了目前分红率出现明显上升的迹象。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