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保额寿险受青睐
而此类"贵族险"的市场反应超出了保险公司的预期。7月12日,泰康人寿的"尊崇一生"在北京市场上第一天开售即受到热烈追捧,当天的保费超过100万元;当天最大的一单为一男性投保人,每年交纳保费34000元,连续交纳20年,保额为200万元。而泰康人寿广州和深圳方面的消息透露,虽然还没有来得及做销售统计,但从前线的销售人员处反馈回来的信息看,此类高保额产品对许多客户都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
相比泰康人寿,平安人寿的产品似乎更有针对性,其投保年龄锁定在18-60岁,100万保额的保费在5900元左右,价性比较强,显而易见是以价格取胜。而友邦的护身符综合保险计划则多锁定白领人群。今年以来,友邦在个人营销的新契约保费方面在广州市场上已超越了国寿、平安,居市场第一,不能不说与该产品有关。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寿险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保险公司开始将客户资源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而高收人人群更是保险公司抢夺的主要目标客户群之一。
倚仗跨国巨头做支撑
显然,一单保险生意就是100万,不言自明的是此类的"富人险"将为保险公司带来丰厚的收益。金融系统流行"二八定律",即80%的收益来自于20%的客户,对此险种的出台就是一个直接而形象的诠释。但问题是,风险也是与收益并存的,而且几乎是成正比增长的。开发此类产品的风险,仅从泰康人寿与瑞士再保险公司合作即可见端倪了。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国内的寿险市场上暂时还没有看到许多的高保额寿险产品。
事实上,由于国内寿险公司在管理和技术经验等方面与国外成熟的保险业仍有差距,因此业界俗称的"高额件"往往承保、再保都是手续非常复杂、繁琐甚至于困难,涉及分保和再保。保险业界称,富豪们拿着大把钱也没处买保险的情况很普遍。
事实上,开发此类高保额寿险产品的寿险公司,背后都能看到外资跨国巨头的背景。此次泰康也正是借助了瑞士再保险公司这颗百年"大树",将风险转嫁给了后者,对这种"高额件"做了一些调整,使得其在承保和理赔方面的手续能相对地简化。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年底中国兑现WTO承诺,进一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外资寿险巨头在与国内寿险公司合作方面相信会不断加深,适合高收人人群的高保额寿险产品将更多的在市场上露脸。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