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医改办发布通知,预计在今年6月底之前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据了解,就目前
医疗保险市场,大多数
重大疾病保险覆盖35种以上的疾病,且报销比例、保费豁免等优势也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感冒输液、咳嗽开药等这类实用的门诊医疗费用却逐渐成为市场空白,这是为什么呢?现代快报记者 谭明村
读者亲历
药费2000元,不住院就不理赔
张女士家的宝宝是过敏性体质,经常生病。“上个月在儿童医院输液,花费2000元!”张女士说,医药费一直按“男单女双”的原则在夫妻双方的单位报销,他们在宝宝出生时投保了医疗保险,可拿着住院单去保险公司理赔时被拒。
原来,根据张女士投保的医疗保险条款,理赔范围仅限于住院前后的门诊、治疗费用,没有住院单就不能办理理赔。张女士很纳闷:感冒发烧是最实用的医疗保障,为何免责呢?业内人士解释,商业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是80%,但住院才能赔付。目前针对个人投保的门诊医疗保障几乎难觅踪迹。
记者调查
刘女士的单位统一为有子女的员工投保了门诊医疗险,宝宝全年的门诊医疗费用都可通过保险公司报销,且与
社保“男单女双”的报销原则不冲突。但刘女士坦言,这是单位通过保险公司团险渠道投保的,很可能明年不再续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