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联集团近日发布的《人口结构报告》显示,由于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到2050年,如果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式,全球痴呆症病例将达1.5亿例,为目前的3倍。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属在治疗和护理上的花销,已高达4500亿欧元。
当下,国内老年护理类险种并不多,如何开发这一细分市场,推出更多合适的产品和服务,为老年痴呆患者解忧,亟待保险产品进行创新。
护理漫长且费用昂贵最新研究表明,老年痴呆症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普遍程度被低估。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的风险不断增大,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概率每5年翻番。60至65岁间男性患病概率为1.6%,女性为0.5%,到70—74岁年间,相应比例就增至4.6%和3.9%。按此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到2050年,仅亚洲就将有6100万老年痴呆患者,而在中国,老年痴呆患者的总数将超过所有发达国家之和,达到2760万。
安联集团《人口结构报告》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一个老年痴呆患者每年的护理费用往往超过人均年收入。以英国为例,人均年收入为28825欧元,而一个痴呆患者一年的护理费用在32265欧元左右。若选择专业护理,相应花销更是家庭护理的4倍。在欧洲,接受专业护理的人数正持续增长,这种趋势在亚洲也开始显现。在中国,随着人口红利即将结束,形势更不容乐观。
亟待保险产品创新记者了解到,美国、日本都建立了长期护理制度。在德国,安联集团已推出一款产品,一旦被保险人确诊患老年痴呆,即使尚未确认所需护理级别,该产品仍可支付每日津贴,为患者的日常护理提供经济协助。如果被保险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受损,还有一款长期护理年金产品也可提供补偿。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