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访天津一家养老院发现,院子里清一色住的全是健康的老人,并且这100多个老人,拒绝任何一个失智失能的老人住进来,把养老院硬生生变成了“旅馆”,外面一群“老无所依”的人,只能眼睁睁看着里面一群人“老有所乐”,记者对此感到非常不解。为此,记者走访了多个地方,发现像这样老人住在里面“吹拉弹唱”的养老机构,并非个案。原来好多公办养老机构都类似这样,条件好点,也不愿意收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原因就在于目前养老院的护理服务出现严重缺口。
步步逼近的养老护理风险
“我们孩子都在外面,工作忙回不来,”天津郊区一位70多岁的梁大爷跟记者说,“前几年,我跟他们提出住进养老院,那会我身体还可以,生活都能自理,在养老院住的也可以,过了几年,身体就不行了,去年中风瘫痪了,他们说护理人员水平有限,照顾不了我,就让我回家了。其实我知道,就是照顾时间长了,嫌我麻烦。”
类似梁大爷这样的失能老人却住不上养老院的还有很多,很多养老机构更像“活动中心”,而非“护理中心”,在国外,“长期照护”一直是欧美发达国家养老体系的重心所在,主要针对“失智失能”的老人。
在国内,很多老人到了不能自理的程度就得回家,这一部分老人需要的是受过专业培训的专业服务团队,但是大部分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大多只接受过短暂的服务培训、医疗护理知识和技能相对匮乏,只会上门做饭,洗衣服等,相当于基本的保姆服务而非护理服务。国内养老服务人员的水平目前还处于扫盲阶段。
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1年底,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7.43万人,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数量为29.52万人。按照国际通用方法测算,一般老年人口的3%需要特殊护理。这些老年人中,一部分将进入养老院,还有一部分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但需要社区提供专业化赡护服务。不论是机构养老还是社区养老服务,养老护理员这一职业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然而目前,本市专职养老护理员的人数却不足6000人,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同时,这一队伍的流动性很强,从事这一职业“少则几个月,多则两三年”成为普遍想象,实现专业化和技能化更是困难重重。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