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专业健康险公司如何走出发展困境?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与整个保险行业的迅猛增长相比,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显得不温不火,甚至略有回落,不少专业性健康保险公司更是艰难求生。那么,专业健康险公司如何走出困境呢?

  事实上,专业健康险的前景曾被寄予厚望。2002年底,中国保监会颁布《关于加快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正式文件形式鼓励保险公司推进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2004年中国保监会批准人保健康、平安健康、昆仑健康、阳光健康(后更名为瑞福德健康)、正华健康等5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筹建,2005年4月8日,人保健康作为中国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正式开业。

  但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专业健康险公司在经营上还未真正“专业”。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钟明指出,专业健康险公司实现专业化运作,需具备三大要素,即产品开发和销售成本管理、费率制订的精算基础,以及对医疗服务提供机构的管理。但目前,国内保险公司在这些方面还显得稚嫩。

  此外,投保人的消费习惯也是专业健康险推广的一个障碍。一位专业健康险公司营销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健康险在寿险公司通常被作为附加险销售,出于“保本”的考虑,投保人在消费型和返还型的保险产品中往往更倾向于后者,和普通寿险公司相比,专业健康险公司在产品和渠道上也并不具备优势。

  不过,和专业健康险公司相比,有集团背景支撑的平安健康和人保健康则有着良好的生存境况。根据保监会数据,2010年1~4月,4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共取得保费收入425779.9万元,其中人保健康收入415919.48万元,占比达97.68%,几成垄断。而平安健康尽管业绩平平,但其于去年底引入了南非最大的健康保险提供商Discovery,依托集团力量,或可待机而动。

  外资健康险伺机而动

  但中资专业健康险的不景气并未使外资知难而退,相反,外资健康险公司意欲分羹的想法仍然明显。

  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健康险公司包括德国DKV、英国保柏(BUPA)、Discovery、美国维朋等,其中,DKV已与人保健康建立合作关系,Discovery也已与平安健康合作。

  而保柏和维朋均传出正在寻找中资合作伙伴的消息。根据监管规定,外资向监管部门提交合资健康险公司牌照须满足在中国设立代表处满两年的要求。目前,英国保柏和美国维朋均已度过了两年的等候期。

  国外健康险的乐观或许来源于中国健康险市场的潜力。在西方成熟市场,商业健康险占行业保费的比例可以达到30%,而根据保监会数据,2009年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占原保费总收入的比例只有6.94%,远低于国外成熟市场。而2009年的“新医改”明确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功能和定位,这对于国外健康险公司及健康险第三方管理公司都颇具吸引力。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