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制度明确规定了政府财政要对试点地区居民参保缴费进行补贴,对试点城市的每个参保居民每年按不低于40元给予补助,对特殊困难人群的个人缴费还将给以进一步资助,以此提高城镇非就业人群对医疗服务的购买能力。
牵头第七套医改方案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昕表示,这体现出政府通过公共财政主导医疗卫生事业走向社会公益性的正确方向。在过去一段时期,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的确有所不足。政府医疗卫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1990年还是6.1%,到了2004年却变成了4.5%。政府增加投入势在必行。
但40元的补助水平似乎仍属于低水平保障。有人质疑,对于“看病贵、看病难”的长期矛盾,恐怕仍不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7月21日,温家宝总理调研北京医保工作时强调“建设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是整个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居民到基层就医,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将会是城镇居民医疗顺利推广的重要保证。
透析医改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新医改方案尚未定调之际,此次城镇居民医保在全国开展,似乎暗合了一部分提倡市场化主导的医改思路。
而目前针对仍处在酝酿中的新医改方案纷争不断,观点分歧大致有两派:
一是“政府主导派”,认为政府应投钱给公立医院,维护其公益性,政府免费或部分免费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是“市场主导派”,认为政府应减少对医疗服务提供领域的直接干预,向各种资本开放医疗服务市场。政府作为医疗筹资的主体,通过医保成为强有力的谈判者,向医疗机构购买医疗服务,并建立相应的以市场和谈判为基础的价格决定机制和费用支付制度。
而目前全面铺开的城镇居民医保证明,在卫生筹资体制上,政府已经采纳了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方式,而不是通过税收支出,免费提供医疗服务模式。这显然符合市场主导派的主张。
有专家认为,这预示着,医改的突破口由之前的扩大社区医疗的覆盖转变为扩大城乡医疗保险的覆盖。相比政府补贴医院的补供方形式,补需方——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在这场医改争论中渐成主旋律。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