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医疗险盈利路在何方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目前,寿险公司仍然是经营健康险的主力军。根据记者获得的市场数据,2009年健康险总保费收入574亿元,其中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占比为92%。
  多位保险公司人士认为,如何控制道德风险则是最大的难题。保险公司缺乏能够对医疗服务加以监测和控制的专业人士,甚至缺乏对医疗机构进行监控的合法性和公权力。目前在探讨的方式是建立与医疗机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包括投资入股医疗机构,或与其合作,签订含激励机制的协议,并设立相应的考核体系,评估医疗行为的规范性以及费用的控制情况。无论是投资医疗机构、签订协议还是建立相关机制,对保险公司来说,都是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事。而且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供给不足,保险公司所拥有的医疗险客户又太少,在与医疗机构的谈判中也没有优势。

  寿险公司探索医疗险盈利模式的动力亦不足,别的险种更便于管理也更能赚钱。事实上,目前寿险公司销售医疗险更多是为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团险医疗险是和意外伤害保险一起考核赔付率的。客户有购买医疗险的需要,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时往往也要求购买医疗险。尽管医疗险有亏损,和意外伤害保险一起计算,就不亏了。”国寿一消息人士透露。在个险渠道,国寿的短期健康险虽为主险,但也必须与其它险种搭配购买。

  这一情况并不单单限于国寿。平安人寿目前销售的医疗险均为附加险,客户只有在购买其它险种的情况下,方可购买。

  由于医疗险利润有限,甚至可能亏损,各家寿险公司没有积极扩展医疗险业务。2009年,寿险公司短期健康险保费收入仅181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2。2%;赔付支出128亿元,占总赔付支出的9%。这与客户对健康险的巨大需求形成矛盾。

  “健康险经营关键不是销售,而是管理”,某业内资深人士称。“目前的模式行不通,难以盈利。必须从根子上改,找到正确的模式。一旦找到,发展会很快。寿险公司发展医疗险动力不足,但健康险公司还是在积极努力的,有的也已经有了成套的方案了。”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