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这里还有第二种方案,同样目标是20万的重疾准备金,但是这个方案只需要每年拿出8000元,同样拿20年。但是这个方式在投入第一笔钱的时候,就可以建立起一笔20万的重疾保障金和40万的意外保障金。如果未来真的不幸得了大病,就会有20万块钱的应急钱立即打到我们的账户上,帮我们渡过难关;而且从重疾给付日当天开始,剩余各年的钱就都不用交了。那么从长远来说,你是愿意选择第一种方式还是第二种呢?
记:应该是第二种。
周:其实这第二种方式就是我们说的保障型保险。这种类型的保险真正做到了“花小钱,买大钱”的过程。适当的交费水平缓解了客户的交费压力;通过长期交费,分散了客户的风险;而一旦风险来临时,通过保险的定额给付功能,帮助客户渡过难关。
记:听您这么一说真是有茅塞顿开的感觉。那周总您能不能给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平安新近推出的这款保障型产品?
周:其实我刚才举的例子就是我们的新产品——新“常青树”。以一个30岁的男性为例,只要每年交费7978元,连续交20年,就可以获得持续到终身的20万重疾保障,20万人身保障;一直持续到50周岁的40万意外伤害保障和每年1万元的意外伤害医疗报销费用。而且这款产品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分红。通过选择交清增额的分红方式,客户每年的人身和重疾保额都在同步增长,真正实现了我们的产品宣传中提到的“和生命一起长大的重疾险”,有助于抵御因为通胀原因造成的医疗费用的上涨压力。
记:那这份计划看起来真的非常诱人。还要问您几个比较专业的问题:客户在给自己购买“常青树”的时候,应该设定多少的保额是比较合适的呢?交费期又应该如何选择呢?保费的支出占家庭支出多大比例比较合适呢?
周:我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计算保额的公式:人身保额=家庭月支出×12个月×5年。这个公式什么意思呢,它指的是我们在给自己设定人身保额的时候,最少也要是年支出的5倍。这样一旦我们发生任何不测,家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至少在未来5年不会发生巨变,让我们的家人获得一个缓冲期;重疾保额我建议至少10万起步,因为按照目前的医疗费用水平,10万仅仅是重疾治疗费用的一个起步价,这个还不包括后期的恢复费用、营养支出、因为生病带来的收入降低而进行的收入补偿等等。意外和意外医疗的费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我想大家最近都从网上看到了一则新闻,北京一位29岁的女白领,和自己的同事在马路边上走路,突然地面塌陷掉入了供热管道泄露的沸水中,1分钟后才被同事和过路的好心人救出。但全身已经99%深度烫伤。我最新看到的消息她已经伤重去世了。想想北京地铁电梯事故,7.23勇温铁路动车相撞事故,上海的地铁追尾事故。很多意外事件的发生不是由于我们的不小心,而是由于他人的疏忽和过失。所以一份高额的意外伤害和意外伤害医疗保障也是必不可缺的。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