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健康管理,是否被动准备?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有人说,人的生命是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又在别人的哭声中结束,这中间的过程就是人生。如果再把人生分为上下半场,那么在上半场,人们通常按学历、职位、资历、金钱,比谁更高;但到了下半场,人们通常按血压、血脂、血糖、尿酸,比谁更低。”这是人民日报记者白剑峰在第三届中国健康管理论坛上的开场白,他的结束语是:“遗憾的是,很多人在上半场风光一时,名利双收,却在下半场百病缠身,甚至英年早逝。”
  爱康国宾健康管理机构董事长兼CEO张黎刚评价企业的上述行为时,不无遗憾地表示:“一部分国企只注重干货,即我们说的体检,他们为员工安排了很多体检项目,但对于体检之后的跟进福利,却没有那么上心。相比之下,一些外企在选择体检项目时并不贪多,但注重后续服务,包括健康咨询、疫苗注射等。”他强调企业为员工提供体检是一方面,但健康管理远不只有体检就足够。如果认同员工身体健康是企业的重要财富,那么就应该在体检的后续福利上,甚至平常工作中就开展健康管理的工作。

  不过起码在现阶段,企业的HR们未必能体会到这份苦心。对于他们来说,员工的医疗保险投入仍然是员工健康福利的大头,其次是体检,再次才是张黎刚提倡的后续服务,包括日常健康管理。德勤华永北京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所人力资源总监魏清琴说:“如果员工中有一个得大病,就会立刻拉高整体支出,所以最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就是为员工提供健康险。”至于日常的健康管理,“企业有时候确实投入了,比如开展健康讲座、设立健身房等,但大家不去听、不去用就是浪费了,企业也不愿意再继续投入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医药机构:倡导功能医学理念,投资健康管理公司

  “我工作的那个时代,每个厂都有厂医。厂里的医务室非常强大,里面的医生会定期到三甲医院进行进修。所以,无论医疗也好,保健也好,都有人管;而现在我接触了很多企业,哪怕是很大的企业,都是HR在管,但HR不是专业的医疗人员。”原新华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懋贞回忆当年,不禁感慨:如今国内的健康管理是在走下坡路。

  从第一时间去医务室,到别无选择只能去医院,虽然后者比前者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但现代人的时间成本和心理惰性却使得这一步跨越变得艰难。如张懋贞所说,在健康管理的过程当中,主动权在个人手中。他们大多会在得病后重视身体管理,但在未得病前,有无必要控制,怎样控制,控制到什么程度,不仅个人自己不清楚,就连医生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标准和数据。

  这种情况下,医药界只能通过反复强调健康管理理念,强调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来对抗日益蔓延的慢性病。原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黄建始就提出了“大健康”的理念,提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危险因素都会影响个人的健康,因此要主动出击管理健康,而不是被动找病防病。体现在个人身上,就是在平时也要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与之相类似的,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曾强则提出了“功能医学”的概念。所谓功能医学,其实是一门保健医学,其方式包括饮食调整、营养剂补充、药物或草药处方及其他相关辅助疗法,目的不在于改变某一症状,而在于培养一种体质,让身体能够从容应对疾病来袭。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