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政府对商业险重视不够 意外险奈何贵于命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距离7.21北京暴雨已经过去近半个月了,紧张而又忙碌的生活压力,让城市又恢复了平静,除了这次受灾最严重的北京远郊区的房山,暴雨、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导致的地形改变无法短时间恢复以外,在暴雨期间俨然成为河流的高速公路、环路、街道也恢复了昔日的熙来攘往。
  同样是自然灾害,让我们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吧。2011年,地震及海啸让日本数十万人失去了生命,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日本政府并没有给一分钱的救助资金,而日本人均高达人民币百万以上保额的商业保险金赔付,让百姓并无怨言。台湾在数年前有一次规模相当大的地震,在风靡一时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就曾有过那次地震的桥段。当时台湾人均有数十万人民币商业保险的赔付,政府又给予了一二十万人民币的资助,但依然遭到台湾民众的抗议和不满。大陆近些年出现的如地震等原因导致的重大伤亡事故,政府出资都多在数十万人民币以上,但由于几乎没有商业保险,或者即使有,但保额也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原因,被救助的人实际生活并不能彻底改善,心中的不满和怨恨不会是和谐社会的助力。官媒为了创造和谐社会,一再宣扬全民社保覆盖率达到了多少多少,让善良的人们信以为真,不再积极购买商业保险,但是只有每

  一个患过重大疾病的人才知道,全民医保意味着什么。

  健康,不能只靠医生

  做为一名医生,一名曾经的心脏外科医生,虽然现在不拿手术刀、不在临床一线了,但是从一个社会人的角度来观察人们对于健康的态度及行为,感触更深。人类尤其是中国人,经过几千年历史演变,身体已经非常适宜过去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而近二三十年的劳动强度、生活节奏及日常的食物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过去不常听到的所谓“富贵病”开始频繁出现。我们总觉得现在医学很发达了,只要花得起钱,什么病都能治好,因此而放纵自己。殊不知,医生是治病的,但未必就能带来健康。现在很多人去医院查身体没问题,但就是觉得自己身体某些地方不得劲,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原因很简单,健康,不能只靠医生,更要靠自己平时的预防,如:BMI指数有没有控制得住,腰围有没有降下来,有没有生活起居的一张一驰等等。

  就如同重大疾病保险的创始人马略·伯纳德医生说的那样,“医学只能救一个人的生理的生命,但是却不能救一个家庭的经济的生命”,不论是单纯从高昂的医疗费用角度讲,还是重疾导致的“工作收入损失”来看,商业保险提供的保障都是现代社会人们的必需品,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够不够的问题。

  和谐社会是每个人的向往,但是和谐不是靠硬性维护就可以获得的,几千年前,“大禹治水”就已经告诉了我们“宜疏不宜堵”的道理。相信只要搞清楚状况,都能登月的现代人又能被什么能难倒呢。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