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回归保障的人寿健康险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保障是保险的本质也是保险的源泉。但近年来,由于过于倾向于保险产品的投资理财功能,保险公司开发的许多产品都远离了保障内涵,过多地追求理财投资的噱头。

  面对广濑的健康险市场,一直力挺保险保障的中国最大的寿险公司中国人寿,近期积极发力健康险市场,推出系列健康险产品,吹响了服务民生,回归健康险的号角。

  监管层力主保险回归保障

  保障是保险的本质也是保险的源泉。但近年来,由于过于倾向于保险产品的投资理财功能,保险公司开发的许多产品都远离了保障内涵,过多地追求理财投资的噱头。

  由于销售误导,加上资本市场不给力,使得保险退保率陡升。

  自去年年报曝出四大上市险企退保金高达655亿元以来,退保风险随之浮出水面。四大上市险企一季报显示,中国平安退保金为12.6亿元,同比增长19.8%;中国人寿退保金为99.16亿元,同比增长21.8%;新华保险退保金为47.41亿元,同比增长56.4%;中国太保退保金为32.02亿元,同比增长95.9%。

  目前,退保的重灾区在于银保渠道,由于银保业务员片面夸大分红型保险产品的收益水平,不充分说明退保费用、现金价值和费用扣除等关键要素。销售误导问题的积累和行业投资收益率的下降,致使2011年寿险退保率呈现加速上升的态势,退保率接近2007年高点。显然,退保率上升不是一时之事。

  从历史的角度看,目前退保率居高是替前几年发售的产品“还债”。

  新华保险年报中,2011年退保金同比增95.16%,达150.47亿元,是其净利润的5倍。年报称,退保上升主要来自一款2006年开始大规模销售的分红型两全保险产品,由于该款分红险产品的现金价值在第5年末超过保费本金,同时基于目前国内市场的升息环境,导致部分持有该产品的客户选择在第5年末进行退保,因此2011年以来退保金有所增加。

  尽管退保率目前尚在可控范围之内,但是,如果不及时彻底扭转,将对行业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上任伊始,就敏锐地察觉到不利于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不和谐之音。他在今年初的监管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鼓励发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寿险产品。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也多次强调,保险业今后要继续优化产品结构,增大保障类产品的开发力度,提高保险保障金额,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风险保障。

  同时,保险产品回归保障,也利于目前彻底改变销售误导理赔难的困境。毕竟,寿险业销售的是无形产品,是对未来的一个承诺。况且,保险产品形态复杂。对于大多数保险消费者而言,并不清楚各类产品的差别,尤其是投资理财类产品,购买保险产品往往都是听从销售人员的推荐。

  健康险是尚未开发的蓝海

  一面是过度竞争,与银行、券商等理财产品的拼杀,另一方面,则是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加上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健康险市场潜力不断显现。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公布,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新医改提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这既为我国商业健康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