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乏力人保独撑
专业健康险公司牌照最终以寿险公司的身份面世,这一尴尬反映了国内当前专业健康险公司“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窘境。
专业健康险公司设立的目的是试图通过专业化经营,在健康险产品、疾病管理等环节为客户量身定制。但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受成本高企限制以及缺乏政策扶持,专业健康险公司经营艰难。
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寿险公司总保费收入中,专业健康险公司保费收入为64.05亿元,占比仅为0.8%,而这一数字在2008年底曾达到2.02%,其中96.81%贡献来自于人保健康一家。
“我们在健康险市场占了10%的份额,通过四年多的探索,在承保业务上还是有承保利润的,健康型业务分长期和短期,我们已经实现了短期业务很好的承保率。”人保健康总裁李玉泉在一论坛上表示。
巧合的是,同样具有集团优势的平安健康,蛰伏四年后也开始发力。
去年底,中国平安与南非最大的健康保险提供商Discovery集团开始了牵手之旅,对方拟认购平安旗下的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不超过24.99%的股份。
平安健康险成立四年多来,并不在其集团内部扮演重要角色,数据显示,全国1至10月的476.65亿元健康险保费收入中,平安健康险贡献的只有7084万元。
“中国专业健康险市场发展确实不理想,经营主体少,而且运行状况也不理想。”首都经贸大学庹国柱教授认为,“平安也是前几年拿到了健康险牌照,一直没发力经营,选择和国际专业健康险合作说不定是个不错的机会。”
据了解,为节省成本,平安健康险目前大部分业务均靠平安集团内部的交叉销售来完成,涉及团险、个险渠道的业务分别由平安养老险、平安人寿“代劳”。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