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六旬的李大娘是新民市大民屯镇农民。过去,她和村里大多数村民一样,大病拖、小病扛,不敢上医院。为啥?那时看病确实不方便,也不便宜。
现在,李大娘却经常主动到村卫生室量血压、测血糖,身体稍有不适就去镇卫生院找医生,还不时地领着孙子来看病。李大娘看病态度的转变,源自辽宁医改3年的一系列普惠政策。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全省城乡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4%,参保人数比2008年增加638万人;医保制度在5项保险制度中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基本覆盖,特别是将占全国1/5的150万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纳入职工医保,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肯定。
可以欣慰地说,辽宁开始步入全民医保时代。
着力解决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和少得病问题,是辽宁医改的准确定位。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提出努力把医改办成人民满意工程。围绕这一总目标,我省从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入手,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效率推进、高标准落实,全省3年共投入364.2亿元,比医改初期测算资金新增139.7亿元。
把医改办成人民满意工程,就是要真正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特别是让低收入人群和广大农民看得起病、均等地享受基本医疗服务,这是推进医改的重要目的之一。
医改3年,辽宁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现“零差率”销售,呈现出“五降一升”的喜人局面。与2010年相比,2011年全省基本药物中标价下降42%,基层机构门诊和住院病人次均药费分别下降30%和7%,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处方数分别下降19%和24%,门、急诊总人次增加23%,百姓用药负担明显减轻,用药结构日趋合理。
时下,全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统筹区域内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75%、70%和70%,分别比2008年提高10个、20个和30个百分点。
医改惠及千家万户,意义重大且深远。而这项重大民生工程完成得好与坏,评判的重要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群众满意不满意、百姓认可不认可。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