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阳光
建市10年来,我市普通居民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一些困难群众同样实现困有所助。2007年,随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我市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均等化,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最后一道保障网编织成形。
市民张小琴常感叹命运对她不公,自己患病不说,儿子也是智障,一家人生活得十分艰难,但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她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她和儿子、女儿每人每月可以领到140元的低保金,加上丈夫每天修鞋挣来的钱,基本生活得到了保证。
10年来,我市不断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根据物价变化,适度提高救助水平,包括张小琴一家在内的全市44700多名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全市14万多名农村低保对象实现了困有所助。
同时,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保障了广大困难群众就医看病的基本需求。截至2011年底,全市城市医疗救助人次达到10.9万人,累计支出金额1230万元;农村医疗救助人次达到37.4万人,累计支出金额7058万元。
社会救助各项制度构筑起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线。目前,我市已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临时救济为补充,各项救助制度相配套,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
我们也住进了楼房
2011年1月31日,对于丁成栋一家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们从住了20年的40平方米大的宿舍里搬出,住进建在宋家巷的廉租房里。妻子用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为新家添置了电视、电冰箱、电热水器等,过上了和以往不一样的日子。
从2007年起,市委、政府开始探索解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对城市住房困难家庭实施住房保障制度,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对棚户区实施了改造。
哈满仁、何秀芳老两口在宋家巷住了40多年。吃的井水,没有下水道,卫生很差,他们至今忘不了在棚户区居住的情形。2008年下半年,政府开始对宋家巷实施改造,哈满仁等宋家巷的1024户老住户住进了楼房。何秀芳高兴地说:“做梦都没有梦到,我们也住进了楼房。”截至2011年底,3419户棚户区居民圆了住房梦。
同样在农村,政府通过实施危房危窑改造工程,帮助广大农民实现了住新房的梦想。隆德县沙塘镇清泉村村民赵世雄一家从住了几代人的土坯房里搬进崭新的抗震房里。赵世雄满意地说:“比以前好百倍。”据统计,我市自2005年实施农村特困群众危窑危房改造工程以来,政府补贴资金5亿元,改造危窑危房67676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