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甚者,某种程度上,平安与Discovery的合作规避了目前健康险市场的顽痼。如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所言,利益相关方之间存在冲突:若保险公司或第三方管理公司与医院没有股权关系只是松散合作,就会利益相悖。“健康管理服务帮客户降低医疗费用开支,而医院希望开支多,小病大看。”郝演苏说。
盈利模式之痛
现在,国内4家专业健康险公司依然挣扎在市场边缘,最新数据显示,前7个月,4家专业健康险公司保费收入为65.39亿,仅占国内寿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0.98%。
英国最大的健康险和保健提供商保柏公司(BUPA)还在苦苦寻找中国的“另一半”,美国最大的健康险供应商WellPoint也是如此,她们都有难言之隐——寻亲结缘,设立合资公司的最大困惑就是盈利模式。
而欧洲最大健康险公司DKV可能也是因为盈利模式,没有兑现其在参股公司人保健康险的增资承诺,其持股比例由19%降至6.3%。
由于专业健康险是纯消费型和保障型的产品,而市场上充斥着理财型的产品,这对健康险公司是种制约;此外,目前中国健康保险现状是由专业健康险公司、寿险公司等共同经营。
于是,综合型保险公司往往将健康险作为附加险种销售甚至赠送,所以健康险保费的大部分都由综合性保险公司获得,单一的健康险种很难销售,更重要的是,由于没有稳定的医院网络资源,专业健康险公司陷入了尴尬多难境地。
另外,某种程度上,合资健康险公司要等7至8年之后,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可能赢利。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