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麻烦”却随之而来:现阶段,包括各类少儿险产品在内,一种是纯保障消费型路线,另一种则以返本的两全险或终身寿险为主险,将重大疾病、意外和医疗保障作为附加险来处理。
因为费用低廉,前者的好处不言自喻,但其“缺点”却在于,倘若不发生合同约定的保险事项,所缴保费将没有任何返还;相反,而以返本的两全险或终身寿险为主险,将重大疾病、意外和医疗保障作为附加险的路线,则刚好解决上述问题,代价是,其总体保费支出大幅飙升。
比如,平安新成长快乐自助卡,尽管单项保额较低,却涵盖意外伤害、疾病身故、意外医疗、少儿重疾和住院医疗等几乎所有少儿保障,其3-18岁人群年缴费不过180元。而泰康e顺少儿重大疾病保障计划,是可作为主险单独投保的少儿重疾险,保障范围逊于平安,但重大疾病对应10万元保额,年保费支出约200元。
作为附加险形式或返还型的少儿重疾险,前者看上去费率甚至要比消费型的少儿重疾险更便宜,但却不可以单独购买,通常必须搭配一款主险产品,同样10万元的保额,其年缴保费往往在两三千元一线,但相对消费型少儿重疾险而言更多了理财性质的生存金、满期金给付,即使在保险期间不发生保险事项,仍可返还本金并且有不同程度的收益。
比如,中美联泰大都会旗下关爱天使返还型少儿重疾保障计划,被保险人为2岁男孩,保额10万、缴费期间8年,保障期限至被保险人年满18周岁,则每年保费支出已接近3000元。
对于消费型和返还型少儿重疾险费率的巨大差异,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相关人士称,针对重疾、意外医疗的消费型和返还型的少儿险固然都解决了少儿的重大疾病和意外医疗的保障问题,但两者产品形态不同,针对的客户需求也不相同,无法简单去做比较。
“消费型少儿险是纯保障的,没有任何理财功能,就是解决保险保障的问题;而返还型少儿险,一方面保障期间延长至成年,且通常都会包含或附加投保人豁免保费功能,若投保人在缴费期间因身故或伤残丧失缴费能力,则可以豁免以后的保费,保单继续有效。更重要的是,返还型的少儿险在期满时会返还满期金,因此还具有一定的投资理财功能。”他说,“两者的功能有显著差异,无法对保费做简单、直接地比较。”
他透露,平安新成长快乐自助卡的“低价”,是因为嫁接了平安养老金公司以团险价格提供的卡式业务,从而使个险客户有了获得相对低廉的团险价格可能,“这一点是平安作为综合金融集团所特有的协同效应。”
多面教育金
毫无疑问,相对重疾、意外的不确定性,教育金是家庭更为确定的支出项目,亦是商业少儿保险的另一大重心市场所在。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