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退休后的医疗和养老需要,目前40岁的人除了日常的寿险和意外险规划(作为家庭支柱,以此承担对家庭和子女的经济保障功能)外,更应该趁早规划自己的医疗和健康保险,并可将一定比例的资产投入到个人和团体的商业养老保险中,部分化解退休后“活得太久”的难题。
在40岁人为“富足养老”而进行的各种规划中,通过各种投资让手中的资产免受“缩水”之虞当然是很重要的,而不能忽视的还有一点,就是为自己的人身风险及早做好规划。
医疗保障可以再加固
人到中年,在单位是中流砥柱,在家里是一家之主,工作和生活的种种重压令他们的身体状态大不如前。除了要关注自身的健康投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外,未雨绸缪准备一些商业医疗和健康保险也是必需的。
虽说有社会医疗保险,但它的保障能力有限。目前40来岁的人,大都属于“中人2(2000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1956年1月1日~1965年12月30日出生)”,按照上海市医疗保障的规定,他们能享受到一定的门急诊、门诊大病、住院、急诊留院观察和家庭病床费用报销,但这些都是有一定限制的。若是出现大笔医疗费用超过可报销限额(上一年度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或者需要的药品不在甲乙两类可报销药品之列时,社会统筹的医疗保险都不会予以保障,个人负担就会较重。退休后发生重大疾病的概率更是会增强。如果能从现在起就购买一些商业医疗保险组合,到时候便可起到“雪中送炭”的功能。
对于目前经济比较宽裕的40岁人,可以做些“重大疾病保险+住院补贴型医疗保险+费用报销型医疗保险”,以预防生病带来的损失;预算比较拮据的40岁人,则可以省去医疗费用报销型保险,在保障大病医疗金的基础上节约一定的当前支出。无论选择哪些品种,40岁人都要明白,过了50岁基本上就很难买到医疗类保险了,到时候买也不划算了,不如趁现在及早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专业的健康保险公司正在加紧筹备中,到时候人们购买健康和医疗保险的余地将更广阔,到时候可以对家庭保险组合作出适当的调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