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要推动保险业在关系全局的“五大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就是要在完善现代金融体系中发挥作用,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协调性和稳健性。
我国保险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金融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实力和行业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对经济金融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深化。推动加快保险市场发展,推进保险市场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及外汇市场的互动与协调,对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险业发展促进了金融体系的转变
过去的10年,保险业的行业规模、市场结构、监管水平、服务质量实现了大发展、大繁荣、大进步、大提升,全国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8.7%,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保险业在国内外金融保险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保险公司法人机构162家,比2002年增加123家;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6.9万亿元,是2002年的10倍。保险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不断提高。保险业努力开拓参与多层次社保体系建设,在保障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保险业快速发展和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宽,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日益显现,保险市场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不仅增加了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缓解了银行资金高度集中的压力,同时也为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促进了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保险业在经济、金融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在金融体系建设上的作用越来越大,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金融体系向现代化的多层次、多支柱的金融体系转变。
保险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大有可为
不过,成绩虽然可贵,差距却也不小。保险业不仅在金融总资产占比上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在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上也有很大差距。“国际上,保险和养老金资产占金融总资产的比例平均达到20%,在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这充分说明保险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大有可为”。项俊波指出,“特别是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特点。”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