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其他 > 正文
借政策利好谋篇布局 险资扎堆发力健康管理领域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随着居民收入提高以及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升,健康管理领域这一细分市场正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以下是详细的介绍。

  运用科技手段介入大健康领域是必然趋势。除在线问诊类健康管理APP,平安还在内部酝酿一款针对母婴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或将配合高端健康险产品推出。

  “布局健康医疗产业前期资金投入巨大,在移动医疗平台的一名专家签约一年费用高达几十万元,每年用于维持这些专家成本高达数千万。”一位平安健康的内部人士坦言。此外,保险公司涉足健康管理产业的运营模式还不清晰,但并不妨碍险企积极谋篇布局“大健康”蓝海,包括平安,还有人保、太保等多家险企计划运用保险资金投资到医疗健康领域。

  今年以来,人保健康先后推出了“健康守望”和“北肿防癌管家”等健康管理产品。人保健康明确未来的发展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构建政府委托业务、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和健康管理业务三大板块,在转型创新中构建多元化的业务模式。

  与医疗机构加强合作

  太保安联健康预计明年上半年于上海自贸区内开业,同样于自贸区内落地的太保养老投资公司除了战略投资养老院,还计划在西南地区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为太保养老院定向配送工作人员,同时也不排除会以特许经营等方式与医院展开合作。

  “鼓励各类医疗机构与商业保险机构合作,成为商业保险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在此次的健康险新政中被提及,业内除了平安“名医医疗中心”进展较快,其他险企也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的合作关系。

  今年9月份,泰康人寿与霍普金斯等全球顶级医院建立绿色转诊通道。10月18日,泰康与挂号网推出“医者无忧”保障计划,针对诊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为医生和患者双方提供保障。据悉,年底推出的二期计划将保障范围扩大至惠及医患双方的医疗意外。发挥商业健康保险费率调节机制对医疗费用和风险管控的正向激励作用,有效降低不合理的医疗费用支出。

  11月19日,上市公司海虹控股发布公告称,与中再寿险、德国通用再保险上海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有关健康保险产品设计及理赔服务和管理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与中再寿险的合作内容包括,“双方合作开发创新型健康保险产品,对健康、亚健康人群做到服务多样化的覆盖,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医疗与健康服务”,“开展健康管理业务合作,专注于医疗与健康保险服务,建设第三方保险服务网络,健全服务能力”,并“择机共同设立健康管理服务公司”。

  由于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健康险新政还鼓励“以出资新建等方式新办医疗、社区养老、健康体检等服务机构,承接商业保险有关服务。”11月19日,复星国际对外宣布了“1+1+1”大健康战略格局,打通旗下养老保险、综合地产、医药健康三大产业平台,而复星通过旗下医药平台复星医药早前已实现对高端医院品牌“和睦家”的收购。此外,复星旗下养老社区星堡当天与复星旗下的复地签约,正式启动上海中环养老社区二期的开发建设,发挥集团作战优势谋篇布局“大健康”蓝海。

  险资为何集体发力大健康领域?业内的普遍说法是进军健康管理领域,有利于打通健康险的上下游,增强客户粘性,延伸产业链。《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长期以来,国内健康险市场发展呈现出规模小、盈利能力不足的现状,远远滞后于其他险种。此外,居民收入提高以及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升,也是这一细分市场高速增长的动力。(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