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直都是全国两会关注重点。在今年由人民网进行的两会热点调查中,社会保障又一次入选前十。在今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保险”不仅被多次提及,而且已经深入到事关民生工作的方方面面。推动商业保险积极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老年护理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完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已成为当前保险业亟待推动的重要工作。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商业保险完善社会保障的作用显著增强。大病保险在27个省开展了392个统筹项目,覆盖人口7亿人,参保群众保障水平普遍提高10~15个百分点。各类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人数达3.2亿。企业年金委托服务覆盖3.5万个企业的877万职工,受托管理资产3160亿元。
医保如肤,商保如衣。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只有彼此配合、相辅相成,我国才能构筑起完整而充实的医疗保障体系。可以说,在国家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商业保险可以最大程度地解决现阶段最关乎民生福祉的养老和医疗问题。
政策红利释放商保发展空间
当前,人口老龄化正对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发展产生现实压力。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12亿,占总人口的16%。最新的全国居家养老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十个大城市被调查者及配偶的支出中,医疗费用是除基本生活费外最大的支出,月均支出1039.8元,占家庭总支出的四分之一。应该说,当医保只能满足人们就医时的最基本需求,商业健康保险则可以有效弥补社会保障在供给上的不足。
去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为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角色定调。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提出“使商业健康保险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健康服务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中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确定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助力医改、提高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去年曾多次强调,深化医改要政府和市场“两手并用”。用改革调动社会力量,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保形成合力,有助于提高群众医疗保障水平、满足多层次健康需求。
借商保之力共托民生改善
从国际来看,医疗费用呈长期“刚性”上涨的特点,单靠政府财政支出难以应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养老保险、大病保险的关注,表明国家希望借商业保险之力,由政府和市场之手共同完成托起民生改善的壮举。”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