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起互联网医疗的手 健康保险向前走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更优质的医疗健康保障不仅成为各消费者优先考虑的问题,也成为各家保险公司集中关注的市场焦点。
一般情况下,在建立了比较合理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国家,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应该是20%,其他部分由
社保和商业保险支出,我们国家有30-40%是由自己承担,只有2.8%是由商业保险公司支付。健康险的规模一直不大,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受许多因素制约。
在传统状态下,健康险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制约。其中,保险公司跟医疗机构的关系最为关键。现有医疗体系的信息不对称、过度医疗、医疗欺诈给健康险带来的经营压力很大。同时,保险人、被保险人和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利益互补关系,保险公司变成单纯的第三方买单公司,造成保险公司的经营困难,经常亏损。
互联网医疗被认为是改变这一局面的切入点。
通过互联网医疗,保险公司有望在医疗服务的供需链上获得话语权,极大地增强自己的风险控制能力,节约成本;并通过数据留存增强用户黏性。与此同时,许多业内人士也认为,保险业将成为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推手。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产品官吴宗逊曾表示:“保险有天然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付费的意愿。客户越
健康保险理赔的费用就会越低。对于保险公司来讲,这就是它利润的来源。”
健康管理是健康险必不可少的一环,利用互联网医疗技术,做好健康管理,客户少生病、保险公司少理赔;保费下降、客户健康,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让保险发挥真正的防灾防损作用,是行业健康发展的根基。一家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健康险是为客户的治疗、药物买单,但这是个结果。健康管理则是去影响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的参与,我们就只能为结果埋单。”
但在传统的健康险市场中,客户对保险公司提供的健康服务敏感度不高,很难主动参与到保险产品设定的健康服务项目中。随着互联网医疗技术的发展,移动医疗设备、健康管理APP,健康实时监测系统投入市场,将大大便利客户参与到健康管理流程中;与此同时,配合健康保险的健康促进计划,对采纳健康建议、获得优质体质的保户提供保费回馈或降低保费等奖励措施,将大大有利于解决客户依从性的问题。目前国外许多大型的商业健康保险公司,都会利用互联网医疗创新技术和保费激励政策开展健康管理。
另外,客户健康数据档案的建立与丰富将为保险公司带来极大的发挥空间,这些数据打通了原来在医院的数据信息壁垒,不但为客户保存了完善的健康诊疗依据,保险公司还可以利用这些数据为用户推荐合适的保险产品,更进一步,就是通过数据模型展现的信息为每一个客户量身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