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一家专门从事锅炉保险的保险公司,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将锅炉保险做成了一个产业链。最牛的是,这家名为哈特福德的保险公司通过制定锅炉标准,有效降低了该行业的风险,此标准已成为锅炉行业公认的安全标准。
由保险公司介入相对专业的领域,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进而控制成本风险、做成行业标准已经成为一种尝试。这种尝试在中国市场正在兴起——例如医疗产业成为保险公司介入的风口。
最近,有两个保险新闻受到业内普遍关注,一是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好医生”完成了5亿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达到30亿美元;二是
阳光保险集团旗下阳光融合医院正式开业,这是国内首个“保险+医疗”的试点医院。
保险巨头为什么要进军医疗产业?记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第一方面,
健康险市场空间巨大,保险公司有盈利追求,控费动力强烈,进军医院可以减少保险公司在相关险种上的亏损。
近年来,作为医疗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
健康保险增速较为明显。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2015年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0.22%、41.27%、51.87%。
尽管增速明显,但普通健康保险产品普遍处于亏损状态,比如以健康险为主营业务的
人保健康保险公司,已成立11年,但2015年仍然亏损了1.3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