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开展税优
健康险试点以来,该产品一直销量有限。而近日,“叫好不叫座”的税优健康险正实现质的突破。在近期召开的个人税收优惠型
健康保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保监会副主席黄洪揭示税优健康险的短板,其中,过度依赖团险、渠道单一等问题将有望彻底改善。
试点圆满落地
上周六,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表示,今年以来,税优健康险在北京、上海等31个城市开展试点,涉及地域广、参与机构多、惠及群众多,试点至今总体平稳有序;税优健康险产品销售件数逐月上升,呈现出一个正向增长的趋势;税优健康险保障效果正逐步显现,参保群众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对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负担效果明显,群众获得感强;试点工作在全国31个主要城市开展,影响力、辐射面宽,有效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普及了健康和健康保险知识,提升了个人主动为自身健康保障进行财务安排的意识,促进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
据悉,2014年以来,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进入快车道。从2014年到2015年,健康险税优从框架到内容逐步形成和完善。税优政策的推出有利于实现保险结构的合理化,实现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
医保衔接互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扩内需、调结构。
需求与销量不匹配
税优健康险今年开始在31市试点,目前共有16家险企分三批获得业务经营资质。截至11月20日,行业税优健康险实现保费规模7124万元,销量十分有限。
根据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平安
养老保险公司等联合发布的《2016中国职工福利保障指数报告》,77.5%的职工愿意在现有社会
医疗保险基础上增加一定缴费来购买长期
护理保险,以承担晚年可能产生的部分护理费用;已经购买税收优惠健康保险的职工比例为11.4%,没有购买但未来有购买意愿的职工比例达56.5%。
销量受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税优健康险目前并不对个险渠道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