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其他 > 正文
2016年保险业盘点:产寿险冷热不均 健康险升温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如果拥有一份合适的健康险,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为个人和家庭保驾护航。可以说,健康险为人们撑起了一把足以遮风挡雨的保护伞。
   从险资举牌热度不减、香港保险高烧难退,到互联网保民突破3亿、消费保险横空出世……在“保险姓保”的核心要求下,2016年,保险业站在了变革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逐年增加,互联网保险及健康险亦势如破竹;另一方面,产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增速却逐年放缓,而在严格监管下,理财类保险格局也产生了新的变化。
 
  产寿险分化:冰火两重天格局渐显
 
  2016年,产寿险分化格局愈加显著。来自保监会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寿险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783.87亿元,同比增长36.95%,增幅同比上升15.70个百分点。其中,新单业务同比增长59.20%,增幅同比上升19.5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前三季度产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370.58亿元,同比增长7.78%,增幅同比下降2.88个百分点。其中,作为“重头戏”的车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903.68亿元,同比增长9.28%。
 
  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逐年趋缓,而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逐年增加,在业内人士看来,产险增幅回落主要受累于车险及基建投资增幅的放缓,而寿险产品由于具有避险、保障和保值等功能,加之行业此前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因此逆势走热。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利率下行、资本市场波动的环境下,寿险公司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产品结构的调整。“寿险公司应更注重业务价值,发展保障型产品,否则资产端与负债端难以匹配,极易产生利差损。此外,在非车险业务中的保证保险、企财险、船舶险、货运险等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产险公司亦被指正在发掘一些政策导向型保险的存量业务,如涉及国计民生业务的责任保险,可以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的农业保险等。
 
  互联网保险风起:2020年规模或逾万亿
 
  2016年6月,蚂蚁金服保险和CBNData联合发布首份互联网保民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3月,被互联网保险服务的用户已经超过3.3亿,同比增长42.5%,互联网保民人数已经是股民人数的3倍,“基民”的1.5倍。据华兴资本最新发布的一份关于互联网保险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互联网保险行业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元到1.75万亿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