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其他 > 正文
八年解禁 健康险再啖“分红汤”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近日,保监会网站挂出一条关于同意人保健康试点分红型健康保险产品的批复,这迅速引起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
 
  随后不到一个月时间,保监会再度发出通知:各寿险公司正在销售的新型产品,不符合《精算规定》的,2003年10月1日起停止销售。
 
  保监会当时对于停办分红健康险的原因解释中清楚地体现了监管层对于控制赔付支出风险、健康险回归保障本义的考虑:一是健康保险风险大,管理复杂,加上分红的因素之后管理难度更大,不利于公司风险控制;二是健康保险主要的功能是保障,价值增值的功能不强,消费者购买健康保险应当着眼于其保障功能;停办分红健康保险,开发非分红健康保险有利于促进健康保险回归保障的本意;国外没有分红健康保险,中国的所有外资公司也没有开办分红健康保险。
 
  专业健康险困境
 
  分红健康险重出江湖能否挽救专业健康险公司的保费规模?从数据来看,这些公司的数据并不乐观。如平安健康今年上半年规模保费仅1.51亿元;昆仑健康、平安健康、和谐健康今年上半年标准保费分别仅为0.7亿元、0.65亿元、0.14亿元。
 
  “目前专业健康险公司只能做健康险,生存空间有限。既然分红险好销,那允许健康险公司做分红型健康险,可为专业健康险公司开辟一片空间。有空间,专业健康险公司也许做不好,但无此空间,只能原地踏步走。”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说。
 
  “健康险的发展除了本身险种赔付高、道德风险高、利润低之外,与医保改革进程联系紧密,更需要获得政府、政策的支持。”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评论道。
 
  保监会今年公布的上半年数据显示,分红险已经占据整个市场91%份额,有中资寿险公司精算师对健康险公司加入分红险产品大军表示乐观:“多一家公司来做分红险无所谓,减少保险公司产品上的限制是好事。8年前控制投资型健康险是基于当时实际情况的考虑,现在只要专业健康险公司做好风控,随着保险公司投资渠道的放开以及与国外健康险公司合作的深入,也可以重新放开,给公司、市场更多的产品选择。”
 
  从根本来看,市场需求是分红健康险重出江湖的根本原因。上述中资寿险公司精算人士认为,在目前的全民理财狂潮中,保险产品需要有投资功能是很多消费者的现实需求,有了分红,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因此可以带动专业健康险公司规模的发展。
 
  针对专业健康险公司欲借分红健康险快速上规模的质疑,郝演苏认为,“具有分红性质的健康险业务只是诸多健康险产品的一个种类,并非全部。可以满足部分客户的需求,并且拓宽了健康险产品业务种类,不会影响健康险发展的大局。”
分享到:

本周精彩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健康医疗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