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其他 > 正文
赴港买保险现后遗症?市民投保渐趋理性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随着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走稳以及赴港投保“门槛”的抬高,曾掀起热潮的香港保险也随之“退热”。
 
  “最郁闷的是在香港开设账户都没成功的客户。”卢小姐说,在香港开设账户的门槛也大大提高,“以前内地居民只要拿着身份证,就可以开立一个香港一卡通账户,但从去年底开始,有银行要求在过去3个月里平均每天都要有5万元人民币放在香港一卡通账户上。这个月开始,一些银行将这一门槛提高到5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
 
  退保陷“进退两难”
 
  “续保不易,退保又太亏。”行业人士表示,对于一些在香港买过保险的期缴市民来说就比较纠结了,因为对于重疾险和储蓄分红险等最受欢迎的险种,如果投保人中途退保就只能获得保单的现金价值,“比如XX的重疾险,缴费前两年的现金价值都是0,投保时间越短,现金价值越少。”
 
  正是因为投保门槛抬高、续保手续繁琐、退保进退两难,近日一些投保微信群、贴吧里,从以前热转香港保险的诸多好处,“画风”突变,多了一些购买香港保险的“风险提示”,主要集中于购买香港保险后首期保费刷不出、续期保费难缴付、理赔支票难兑付等。提示包括,从去年10月起,银联不仅禁止刷卡缴费首期保费,还禁止了续期保费,而且银联网上缴付续期保费的通道也被关闭,因此目前主要通过Visa、MaserCard有限制地缴付首期保费,续保缴费也只能通过香港本地银行信用卡、本票、保险公司合作的银行柜台等方式缴纳现金等;此外,对于香港寿险保单理赔款、寿险保单分红、投资型保单的投资收益等,香港保险公司向客户发出的相关支票,内地的部分银行不能入账,存在理赔支票难兑付等风险。

  焦点
 
  赴港买保险的相关障碍
 
  CRS或成赴港投保“终结者”
 
  1、保监会:去年4月份,针对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发出风险提示,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内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单,必须亲赴香港投保并签署相关保险合同,如在境内投保,则属于非法的“地下保单”,既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
 
  2、银联国际:2016年底,发布相关指引,强调境内银联卡在境外刷卡买保险必须合规使用:境内居民在境外购买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可以使用银联卡支付,但其他保险项目严禁使用银联卡支付;严格落实外汇政策规定的境外保险类商户单笔交易不超过5000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币的消费金额限制;强化境外收单机构对保险类商户管理要求。
 
  3、商业银行:前不久,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相继发布公告,声明该银行的境内外币卡不得用于购买境外保险产品。这是商业银行首次对境外投资型保险设卡。
 
  4、香港政策:从今年1月1日起,香港已启动与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CRS)工作的相关程序。通过CRS,税务部门将掌握中国内地居民在101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账户信息,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的保险也将成为移交资料的组成部分。这也意味着,香港作为内地资产全球资产配置“福地”的地位或将不复存在。业内有观点认为,这可能成为本就争议颇多的香港保险的“终结者”。
分享到:

本周精彩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健康医疗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