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
健康保险峰会”在浙江省绍兴市召开。会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下称“
健康险发展指数”)显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为60.6,处于基础水平的低区位置,总体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对此,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十二五”以来,我国商业健康保险是全行业增速最快的业务板块。2010-2016年,原保费收入从691.72亿元迅速增长至4042.50亿元,增长4.8倍,占人身险保费收入比重从6.37%增长到18.18%,占全行业保费收入比重从4.66%增长到13%;健康险赔付从264.02亿元增长到1000.75亿元,增长2.8倍;健康险深度由0.17%增长至0.54%;健康险密度由50.5元/人增长至292.3元/人。
目前,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已经进行了诸多探索,如允许
医保卡个人账户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此外,黄洪透露:“保监会正在修订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使商业健康保险始终健康有序、始终走在服务健康中国和新医改的正确轨道上。”
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显示,健康类指标得分均高于保障类,如健康认知度、健康充足和健康规划度得分,分别为78.3、73.7和69.5;而保障认知度、保障充足度和保障规划度得分,分别只有55.0、52.0和48.3,分值普遍相差超过20分。这表明民众对健康问题的重视度普遍较高,但是对保险认知度不够充分,尚未认识到健康保险其实是促进健康的有力工具。
其中,超过80%的受访者依赖社会基本
医疗保险应对重疾费用,而对于商业健康保险的态度,16.9%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有必要,46.3%的受访者认为有一定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医保卡个人账户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居民认同度较高。调研显示,对于已经实施医保卡个人账户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政策的城市居民来说,59.7%的受访者表示知道这一政策,49%的受访者表达明确愿望希望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