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一名自称买了美国友邦重大疾病保险的人写下网络文章,质疑“重疾险保死不保病”。
2006年1月20日,梁秀霞等6人看到该文后,以合同条款存在明显欺诈内容为由,委托律师向友邦深圳分公司要求全额退保,并称达不到要求,将提起集体诉讼。
“友邦重疾险条款遭遇质疑”事件还在继续。昨日,此案代理律师胡小领告诉记者,已经将诉讼材料送到罗湖区法院,7天之内应当正式立案。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郝演苏日前就此事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直言,保险合同赔付率低于10%不道德,赔付率为0则有欺诈之嫌。
律师:补充材料已准备完毕
深圳友邦某款重大疾病险合同集体诉讼案代理律师胡小领昨天接受记者采访,他告诉记者,此前曾到深圳法院申请立案,法院提出需补充部分资料,现已按要求准备完毕。胡小领表示,此案经媒体披露后,办公室电话响个不停,深圳保险同业公会有关人士也找他本人沟通,此案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出乎意外,“不得不将革命进行到底”。
友邦:积极回应媒体发问
深圳友邦17日书面回应记者的采访称,“友邦保险自推出重大疾病产品以来,截至2005年底,已经累计共赔付超过4000多万元,死亡赔付仅占2%。其中,‘癌症’的赔付近90%,心脏类疾病、良性脑肿瘤的赔付也位居前列。重疾险起到了应有的经济救助及保障功能。”
据了解,友邦已同意该六位保户解除保险合同的要求,并退还该保险合同项下的现金价值。
专家:尽快制定重疾险行业标准
友邦在给记者书面回应中表示,“临床医学和保险医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保险合同中的重大疾病必然不同于临床诊断,必须能真正体现重大疾病保险的‘重大’所在,被保险人因此得到相应的补偿才是合理的、有依据的。”
记者就此案咨询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郝演苏,他认为,现在各保险公司的重疾险条款均由自家医学专家、精算师设计,没有行业标准。他认为,应由保险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联手卫生主管部门,就主要病种、多发病种进行统一界定,制定统一的重疾险行业标准。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