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具体到细节问题上,还会复杂很多,以保险公司利润的三大主要来源(死差益、利差益、费差益)中的死差益为例,虽然中国的寿险业在厘定费率时使用的是同一张经验生命表,但因为保险公司在承保时是有选择性的(核保),并且各保险公司的核保标准和最终的承保群体并不一致,所以在死差益方面,肯定也会有差别。但这些,并不影响险种设计的根本性原则。
只要是带有保障性质的保险,都遵循“期望收支平衡原则”。如果你选择消费型的,那就是跟保险公司一样,纯粹的遵守了这个原则;如果选择非消费性的,简单地说,其本质是:保险公司该扣除多少保障成本还是扣除多少,所谓“还本”是让你多交一部分资金,然后用你多交的钱做了投资,投资收益保险公司自己留存一部分,把另一部分还给你而已。
所以,这种“还本”到底值或不值,还要结合具体险种以及投保人自身的投资能力而定。(文章来源:新浪)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