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养老金年年增长,医疗报销比例越来越大,社保卡让门诊费“零垫付”,农民工、外地人逐渐实现社保全覆盖……五年来,北京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社会福利惠及的人群越来越广泛。
北京社保保障体系就像一张正在编织的无形的大网,保护着百姓最基础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本报讯记者从市人力社保局获悉,五年内,本市居民的各项社保待遇大幅提升,企退人员养老金在五年间翻了一倍多,养老金平均水平从2006年的1254元增长到2516元。
同时,本市的社保政策开始向社会外来务工者和农村人口倾斜,逐渐实现“人群全覆盖”。
-企退人员养老金五年翻一倍多
记者从人力社保局了解到,2007年至2012年,社保待遇得到大幅提升,像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已达2516元,较之2006年翻了一番有余。
从2007年以来,北京市基本实现“穷了有人济、残了有人助、病了有人治、老了有人养、死了有人送”。养老待遇,2010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达到2065元;目前,养老金平均水平又激增至2516元,与2006年的1254元相比,翻了一番有余。
同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450元左右,增长了3倍。
-年内住院报销“封顶线”提2万
在医保待遇方面,仅2010年,北京陆续出台的包括调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提高人工器官报销标准,扩大诊疗项目范围等医保八项惠民措施,就减轻群众负担25亿元。如今,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最高支付限额分别增长77%和114%,达到30万元和15万元。同时,2010年,社保卡时代开启,首次实现了门诊费用“零垫付”。参保人员门诊费用报销周期由过去的几个月缩短为几十秒,彻底解决了医疗费报销周期长、群众垫付负担重的问题。
今年,市人力社保局表示,城镇居民住院报销比例还将统一提高到70%,最高支付限额也将提高2万元,统一到17万元。据悉,这将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对住院报销比例的首次调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