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三:重大疾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那最好是能保终身的,因为谁也不知道谁哪天可能会得哪种病。终身的重大疾病保险更有保障吗?
就保障期限而言,重大疾病保险一般分为定期型(如到60周岁、65周岁)和终身型两种。定期型产品期满以后,如果未发生过重大疾病,可领取保险金;而终身型产品则保障被保险人终身,去世后由其受益人领取保险金。
很多寿险代理人告诉客户,重大疾病保险能否保障终身非常关键,一定优于定期型产品。事实上,这种说法有些夸大其辞:我们算一笔账就会发现,终身保障型产品在一定年龄后,实际保障功能已经微乎其微。
以平安保险公司的"康盛"终身重疾险为例,30周岁男性,保额10万元,30年缴费,每年2850元,30年共缴85500元。到他65周岁时,这份保单的现金价值为74860元。也就是说,如果到65周岁时退保,即可得到74860元,离保障额度的10万元已经相差不远。
而如果是选择一款保障至65周岁的定期终身重大疾病保险,到65周岁期满可领取10万元,既可储存下来作为大病治疗基金,也可活用为养老金;在灵活度方面远胜终身重大疾病险。
由此可以看出,在被保险人65周岁以后,能够得到的重大疾病保险保障已非常有限;所谓"保障到终身"更大程度上是对心理上的安慰。投保终身型和定期型重大疾病保险的实质区别在于:在不发生保险事故的前提下,前者一般由受益人(如子女)领取保险金;而后者则可以在自己年老时领取,作为养老金使用。
以上三点是购买重疾险最常见的误区,也是我们选择重疾险产品的重要依据之一。以下几点同样是投保误区,不过不是那么普遍,笔者列举如下:
误区四:所有疾病重疾险都能保?
很多人一听是重疾险,就以为是重病都能保,因此投保过程或者理赔过程会纠结许多。"并不是所有疾病重疾险都能保。"保险专家说,保险公司已经把能保的疾病以及罹患疾病的程度规定在保险合同条款中,只有在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障范围内才能获得赔付。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重疾险产品时一定要看清楚保险合同条款规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同时应向保险公司告知既往病史,以免将来理赔时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