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专家教你买保险 > 正文
上海医疗保险改革未有明显突破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根据意见和方案,上海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覆盖常住人口,到2012年底,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覆盖全市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90%以上。
  5月初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七成市民不赞成医疗联合体,近半数受访者担心会失去选择医院的自由。为消除此疑虑,上海医改方案最终版有了弹性的表述:“市民可以选择现有的就医方式,也可选择医疗联合体签约就医。”并且,在上海市的解释中,签约医联体,并非丧失择医自由。

  医联体会建立一个绿色通道,让签约居民可以预约不仅限于医联体内的专家门诊,仍可享用全市的诊疗资源。不过,对签约居民来说,医保是否会支付医联体外的医院就诊费用,记者目前并未看到明确说法。

  余辉另有疑虑,若首诊下沉至一级医院,“一级医院技术水平有限,如果他们看不好病,向上转诊,但已经开的药怎么办?又不能退回去。”上海的对策是,三级医院的专家教授将定期到二级、一级医院,直接坐堂问诊,实现医疗服务技术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推进这一改革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提高基层医院的报销比例,有一定诱导作用。另外,在目前的情况下,先推行区(县)级医院首诊制,可能是一个比较实际的做法。”邬先生认为。

  “推行医联体,原则上是对的,可以促进医疗服务的区域协同发展,一、二、三级医院资源共享,上下联动。”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医院管理研究专家庄一强告诉记者,“签约医联体并非上海首创,珠海已有过相应尝试。

  不过,在珠海,居民和医联体是一年一签的,如果对医联体服务不满意的话,病人可以用脚投票。”补供方还是补需方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被视为医改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在各省市出台的医改方案中,都提到对公立医院的补偿“三渠道变为两渠道”,即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向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渠道转变。取消药品15%的加成收入,成为医改主流话题。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