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一些消费者自信满满,感觉自己买了足够的保险,但是具体问问保障内容是什么,总保额多少,保障到什么时候,何时开始领取收益等等,不少客户却答不上来。”中德安联保险专家杜春华表示,保险不是买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也不是买得越多越好。在每年的保单“体检”中,消费者应该着重从 “保单是否有效、保障是否足够、保险利益是否按时拿到以及自身资料是否变更”四个基本方面入手。
保单是否有效?
症状:很多消费者往往有不止一份保单,因此弄混保单而忘记缴费情况时有发生。如果消费者在整理保单时发现已经过了缴费时间,该怎么办呢?保单是否就失效了呢?
专家建议:
消费者应该用工资卡等有稳定现金流的银行卡作为缴费账户,实现自动扣款;或整理所有保单的缴费时间,并设置日期提醒。
对失效问题,大多数的传统寿险过了缴费时间,保单会进入宽限期,时间为30天或60天,在此期间,保单仍有效,保险权益不受影响。若在此期间出险,依然可以得到赔付,但最终赔付金需扣除所欠保费。
反之,如果过了宽限期还没缴费,保单将会进入2年的中止期,保险权益将暂时中止,直到重新补缴保费及相应利息为止。2年之后则保单彻底失效,会对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仅从保费一项来看,如果重新投保,就很可能因年龄增长而面临保费的增加”。
自身资料有否变更?
症状:缴费银行卡、联系地址和联系方式等信息也是按时缴费的重要保障。保单一旦发生异常,保险公司也能第一时间联系到投保人。因此,这些自身资料一旦变更需及时向保险公司更新,以免出险时发生争议甚至纠纷。
专家建议:
信息变更可通过四种方式进行。一是联系保单代理人,这是大部分通过保险营销员购买保险产品的客户会选择的方式,方便且人性化。二是直接到保险公司的服务网点进行信息变更,不过建议消费者应提前拨打保险公司服务热线咨询,带齐证件一次性办理。第三,一些基本信息也可在电话里直接变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