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要是由于今年上半年保监会统计口径的变化,健康险公司的万能险等业务不被计入保费收入。”一位健康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但他同时也表示,在全国范围内获取大病保险资质的过程中,由于专业健康险公司的网点数量不及综合寿险公司,并不占优势,也造成了市场份额被挤压。
从全国各省市来看,尽管东部地区健康险市场在保费规模上仍然占据优势,但西部地区的增速则远超东部、中部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东部17个省市的健康险保费平均增速是24.4%,中部7个省市是27.1%,而西部12个省市则高达42.8%,是全国健康险平均增速的1.7倍。而在去年年底,中、东、西部的健康险保费增速相差只有5%。
上述健康险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这与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大病医保业务有很大关系,西部地区由于基数较低,增速更为明显。
专业化发展亟待提升
尽管近年来健康险发展步伐加快,但在人身险总保费中的占比却仍不到一成。与欧美发达经济体30%的数据相比,我国健康险市场空间巨大。
2012年底,瑞士再保险公司发布报告显示,亚太区的医疗保障缺口到2020年可能升至1970亿美元。中国市场上需求最高的两类保险是住院医疗保险和重大疾病类保险,而驱动人们购买这些保险的原因主要源自对罹患大病及无力支付长期医疗花费的担忧。
业内人士表示,与财险和传统寿险相比,健康险产品形态较为特殊,服务链条与盈亏平衡周期都更长,同时涉及与社会保障体系、医疗系统、保健养生等多产业的衔接,跨行业特性使风险控制难度更高,健康险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毋庸置疑,但目前,国内健康险行业仍存在专业化水平不高、结构不均衡等问题。
昆仑健康董事长林瑶珉表示,目前我国健康险发展还欠缺专业化的经营环境,缺乏消费的税收优惠、特许领域(如医疗储蓄基金试点)以及专项财政补贴等刺激政策,需要顶层设计。而在专业化的路径设计上,应当鼓励有底子的公司剥离现有业务,进行专业化探索;没有底子的公司,先生存后发展。只有清晰而明确的专业化模式,才能树立市场榜样,吸引更多投资者,做大行业。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