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报销型医疗保险 | 重大疾病保险 | 津贴型医疗保险 | 护理保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健康医疗险频道 > 专家教你买保险 > 正文
投资者为避遗产税赴港买保险 慎防地下保单风险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自从今年年初国内很多地方传出了将征收遗产税的说法之后,很多人就开始以购买保险的方式转移自己的财产,而这不仅给国内的保险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利好,同时,也让香港的保险市场沾了光。

  同时,在香港购买的保险,通常都以港元理赔或给付,而港元是直接与美元挂钩的,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连续升值,截至2013年11月6日,100元港币,只能兑换79元人民币。如果美元持续贬值,投保人购买的又是长达数十年的长期寿险、医疗险,最终拿回的分红就可能比现在的收益低。因此赴港投保存在明显的汇率风险。投保时要了解清楚,保险合同是以港元结算还是以人民币结算。

  当然,尽管香港的保险产品具备相当吸引力,但需要注意的是非香港居民的内地人在香港购买保险时,所能挑选的产品类别以及享受的保障是无法和香港本地居民对等的,这是因为中国内地地区被大多香港保险公司列为高风险地区之一。

  慎防买了看不懂的保险

  除了以上的风险之外,投保人还需慎防买了看不懂的保险。尽管很多香港的保险显示,他们的产品能达到15倍的杠杆率,但是高收益预期伴随高风险,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的投资渠道的限制不同,内地保险以安全稳定为主,而香港保险以高收益为主,那么在高收益的前提下,高风险也是不可避免的。很多投保香港保险的客户,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往往“血本无归”。因此在投保之前,投保人最好对保险合同做个详细的了解。

  保险合同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本身就不容易理解,在香港买保险,如果自身对英语并非精通,建议不要买英文版本的保险。即使是中文版的保险合同,有些词语或表述,也并非内地人通常理解的那样。所以我们要慎防买了看不懂的保险,以免将来得不到理赔或发生理赔纠纷。前几年有一位王女士在香港一位保险营销员的游说下,买了一份带有投资性质的保险,交了40多万元保费,因为香港的合同都是英文的,她没仔细看。后来营销员告诉她因为金融危机,投资账户的钱只剩下10来万元,但王女士也没办法,因为英文的合同里面写了授权条款,只能“认栽”。 因此,购买保险需看清条款,不要盲目听信他人劝说。

  如果内地人购买了香港保险,但是选择在内地就医,那么只有就医于保险公司指定的医院才能获得赔偿,这主要是由于保险公司认为内地的医院水平参差不齐,境内外医疗判断标准存在差异。而在国内保险公司买的保险,通常只要是在二级以上医院治疗,均可获得理赔。

  另外,在香港买保险,基本上不可能像在国内买保险那样,只要有关于保险的任何问题,一个电话就可以要求跟保单业务员上门服务,逢年过节也会有贴心问候。买了香港的保险,在发生理赔时,往往需要被保人本人或委托人亲往香港办理理赔。(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