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我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12831.48亿元,同比增长19.81%,而同期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高达50.96%。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13家保险公司在27个省373个统筹地区开展了大病保险,覆盖城乡居民人数6.5亿,提高了大病保险的运行效率。
在完善商业健康保险的支持政策方面,《意见》明确指出要引导投资健康服务产业。发挥商业健康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鼓励商业保险机构遵循依法、稳健、安全原则,以出资新建等方式新办医疗、社区养老、健康体检等服务机构,承接商业保险有关服务。各地区要统筹健康服务业发展需要,加强对具有社会公益性的商业健康保险用地保障工作。
《意见》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同,鼓励商业保险机构以出资新建等方式新办医疗机构等健康服务机构,完善健康保险有关税收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设立专业健康保险公司,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
“此次政策亮点在于两点:一是强调大力发展与基本医疗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二是借鉴经验,总结完善我国健康保险相关税收政策。”有研究机构分析认为,《意见》明确指出,“用发展商业健康险来解决当前基础医疗和补充医疗问题的模式,着力解决商业健康险发展面临的医疗资源、客户资源和政策短板。”
专业化经营将成必然
2014年上半年,中国太保获得监管部门批准,正式与德国安联集团共同筹建太保安联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国太保董事长高国富在2014年中报业绩发布会上也透露,预计明年上半年该公司即将开业。
事实上,太保安联健康保险公司的筹建正契合了《意见》中明确的政策导向,即“坚持市场配置资源,鼓励健康服务产业资本、外资健康保险公司等社会资本投资设立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支持各种类型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发展”。
“加快发展健康保险,积极服务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专业化经营将成为各家保险主体必然战略选择。”日前,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宋福兴表示,健康服务业链条比较长,涉及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健养生等多个领域,跨行业特性使风险控制更复杂,经营管理难度大,尤其是随着新医改步伐的加快,大病保险全面推开,更加需要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机构。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成立专业化的健康保险公司,这也将成为今后保险主体的选择。从2014年美国保险公司前几位的排名来看,如美国联合保险公司,就是把政府委托和商业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分为三大业务板块。
从去年以来的情况看,我国在加快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方面连续打出组合拳,大健康蓝图发展比较清晰,一些商业保险机构也把握了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医疗健康产业链整合。据记者了解,人保健康积极介入养老护理、体检以及健康科技等领域,进一步建立整合客户的多环节医疗健康数据,更准确地把握客户需求,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健康保障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实现多环节、纵向的一体化专项服务。
“而打造专业化公司和专业化队伍是发展的基础。”据宋福兴介绍,当前,人保健康正在着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执行有力的管理队伍,能打善战的销售队伍以及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技术队伍。培养的专业人才要求具有医学、精算、核保等专业技术技能。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完善人才评价、流动培训和激励机制,以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